9樓D座:老香港雜貨屋NOTFORSALE

9樓D座:老香港雜貨屋NOTFORSALE

朋友都知Vincent愛儲懷舊東西,數量驚人但從未被冷落過,總會在屋內某角落尋得蹤影,令人羨慕。身為自由創作人的他自詡搞Display是其強項,親訪其家,第一個印象是錯以為來到一間上樓懷舊雜貨屋,差點衝口問「先生,呢件幾多錢?」。有請Vincent大師指點迷津,教一眾愛儲物但蝸居小室的港人如何教珍藏重見光明。

文:拾壹 
攝影:周旭文

NotforSale,butforShow

Vincent最為人知曉的收藏品是紅雙囍,最近集體失蹤,跑到中、上環的海運茶冰廳、3boxesGallery、ClothHaven和西港城天台的habitus等四個展場,無非又是為收藏品鋪好後路,日後捐出後也能有人好好呵護。《囍》展覽將於本月19日完。

不少朋友來訪都覺得Vincent家不成家,滿屋都是收藏品。面對如此多的收藏品,很替Vincent擔心清潔問題,他說會分批清潔,每次抹都有戀愛的感覺。「有心人聽到可能會說我儲物癖!對香港老東西是有一種情意結,我會形容為前生今世。我儲物很隨意,一件東西只要對某人來說能傳遞快樂便足夠。」

求舊得舊

Vincent凡事隨緣。去年年廿九在荷李活道遊遊蕩蕩期間,不經意走進一間出租的吉屋,對一道舊香港式深色木牆和間隔一見鍾情,翌日即時簽約。「自從搬入這間屋,對香港情意結更強烈。這裏只四百多呎,布置時由這間屋的一道板和一盞壁燈開始,再想想舊居有甚麼家具合用,也有些是朋友棄用的。」Vincent對舊家具情有獨鍾,偶爾會在街上拾得,或憑他的敏銳觸覺在一片混沌中尋獲,屋裏三個玻璃飾櫃就是他鍥而不捨求來的。「我在佐敦一間已結業的老式小型百貨公司看到它們,從前的人喜歡自己買料半加工做家具,其中一個櫃就是老闆做的,你看它們是鑲了鐵鈎,手工很靚,即使現在重做也不是這般做法,求了個多月才肯賣。」

■窗外文武廟是給Vincent看的,他回饋遊人一幅菊花圖。

小室變大戲法

Vincent家可說是用櫃子組成的,但絕不會讓人有擠逼的感覺。「這間屋面積不大,一早決定不放梳化,除原有的客廳組合櫃和主人房衣櫃外就沒有高櫃,最喜歡坐在地氈上環顧四周,整間屋會變得很大。舊樓間隔實用,但四四方方沒有玄關位太開揚,矮櫃既可以擺放珍藏,又可以當屏風用。」Joyce櫥窗設計師出身的Vincent憑本身強項,自知儲物太多,便利用飾櫃把珍藏品按性質分門別類來營造整齊統一的感覺,並使出一招「叠羅漢」來轉移視線。「把香港老東西、雙妹嘜、舊玩具分別裝進獨立飾櫃是徇眾要求,朋友到訪就是為看它們。另外盒子對Display珍藏很重要,經常到十元店買儲物盒,適當利用便會發揮很高的裝飾及收納作用。」屋裏隱約可見數張懷舊椅子掩藏其間,Vincent喜歡把珍藏放在其上,使其成為Display的一部份,而非一件家具般簡單。

1.把收藏室布置成一間懷舊小商店可會勾起你童年回憶?

2.菊花和熊貓是Vincent的至愛之一,經Vincent演繹後感覺煥然一新。

3.放滿最愛的Missoni織品,偶爾會化身成塔羅神壇。

4.Vincent最珍惜的收藏品便是銀器,用盒子既防氧化又可當Display。

5.絕版屈臣氏與琉璃工房Crossover玻璃樽,用來插花超靚。

6.一見這些明星黑白照,就想起嚤囉街。

陽光之家

日間到Vincent家有兩個好處,一是把珍藏看個清楚,二是窗外風光。Vincent家向東,太陽像圍繞着家不停移動,日照充足不好浪費,所以向東的窗子全不安裝窗簾。「早上被太陽曬醒的感覺很好,這扇窗剛好對正文武廟,就像框着一幅畫,所以特別放一盆菊花在窗前,讓街外人也看到我家的一幅『畫』。」如果說窗是一個畫框,那麼Vincent所有的收藏品就是顏料,香港老東西的色彩絕對繽紛,帶給人喜悅,因每件物件都可勾起不同人的童年回憶,故他是為香港人而儲香港老東西的。「我覺得一件東西到我手會很幸福,我會『畀飽飯它食』。但儲物量已超負荷,故多年前已開始為物件拍照做記錄,不停搞展覽替它們資源增值,好讓日後捐給博物館也不致被冷落一旁。」

間隔大法

■矮櫃組群合成一道弧形屏風遮擋大門的視線位。

■坐在地氈上談天說地,視野廣闊一點。

■利用十元店買回來的CD和透明膠盒在家中來個裝置展覽。

單位資料

地區:上環荷李活道唐樓
面積:約400餘呎
裝修費用:約$16,000(不計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