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外滙儲備持續高速增長,雷曼兄弟預測本月底中國公布的數據,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排名最高的國家,對人民幣滙率進一步構成升值壓力。另外,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人民銀行公布1月底的貨幣供應增速加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首次突破3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
【本報訊】截至去年底,中國外滙儲備為8189億美元。雷曼兄弟高級經濟分析員RobertN.Subbaraman預期,今年底中國的外儲將增至超過1萬億美元,當2月份的數據公布後,相信中國外儲會趕過日本(見圖)。
由於中國在國際收支上出現大量盈餘,對人民幣構成龐大升值壓力,相信兌美元滙價至年底時會升至7.5──換言之較現時升值6.8%。
超越日本排榜首
他亦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訪美,估計屆時人民幣每日的升值速度會加快;按照人民幣兌美元每日上下波幅限0.3%推算,在最極端情况下,每月可以升值6%。
人行行長助理易綱早前表示,中國外儲近幾年增長較快,去年底達8189億美元(見表),僅較日本(去年年底)少99億美元,他認為此乃國際特別是美國貿易收支不平衡的表現。
M2突破30萬億關
人行公布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期內金融運行健康平穩,但受春節因素影響,國民儲蓄存款及流通現金增長較多,企業活期存款則明顯下降,1月底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30.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9.2%;狹義貨幣M1餘額為10.74萬億元,同比較長10.6%;月底流通中現金M0餘額為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1%。
報告指出,人民幣滙率保持基本穩定,至1月底兌美元滙價為8.0608,較去年12月底低94點子;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本外幣餘額為2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3.1%。
繼前日再創滙率新高後,人民幣滙價昨日稍微偏軟,兌美元低開見8.0477,及至收市時窄幅回落至8.0485。
美國政府繼續敦促中國放寬人民幣滙率的政策,白宮年度經濟政策及展望報告指出,允許人民幣滙率更加自由化,將最符合中國利益;又預期兩國貿易失衡情況終會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