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部在網頁承認<br>麥當勞薯條含致敏物質 過敏者食後會休克

美國總部在網頁承認
麥當勞薯條含致敏物質 過敏者食後會休克

深受大人及小朋友歡迎的麥當勞炸薯條,吃得多除了容易長胖外,更可能出現過敏反應,致敏原兇是在炸薯條過程中,加入了包含從小麥及奶類製品提煉出來的調味料。麥當勞強調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但有研究食物過敏的醫生警告,嚴重過敏者食後會休克,甚至有可能死亡。 美聯社/路透社/本報綜合報道

繼美國麥當勞上周披露炸薯條的反式脂肪(TransFat)含量比對外公布的還要高,攝取過多會導致血壓高及心臟病等問題後,該集團總部前日一改以往的說法,首次證實在炸薯條過程中,包含從小麥及奶類製品提煉出來的調味料。
全球麥當勞出售的食物大同小異,香港麥當勞對於其炸薯條是否以同一方式烹調,沒作正面回應,只強調自去年起,本港麥當勞旗下全線餐廳的薯條,已以植物油代替含牛脂肪的食油。

配合新例悄悄網上自爆

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新例,食物包裝業要在產品上列出會導致敏感的常見食物,包括牛奶、雞蛋、小麥、魚和花生等,美國麥當勞本月遂靜悄悄在網頁上標明薯條加入了「小麥和乳製品成份」。麥當勞過去標榜炸薯條全無致敏原,可放心食用。
小麥和乳製品含有穀蛋白黏膠質(Gluten),可令對食物敏感的消費者造成過敏和其他不適反應,美國麥當勞解釋,是用來炸薯條的食用油,包含了由小麥和乳製品提煉的調味料。該集團強調,今次是主動配合新例,因為快餐店不屬於食物包裝業,顯示他們對披露準確食物營養有承擔。

美國二百萬人或受影響

不過,患有食物敏感的顧客就非常不滿,自體免疫失調(AutoimmuneDisorder)病人威廉絲批評:「麥當勞早就應該公布這件事,他們不該說炸薯條是全無穀蛋白黏膠質。」美國有二百萬人患上自體免疫失調,病情都是由穀蛋白黏膠質引起。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自體免疫失調會引發不同疾病,本港最常見的是紅斑狼瘡症,此症在港患者不少於數千人。自體免疫失調亦會引發皮肌炎及硬皮性等,但在本港情況較罕見。
有研究食物過敏的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醫學文獻顯示約有百分之五至十兒童有食物敏感症狀,成人的比率則大幅下降至百分之一至二,本港情況相信與醫學文獻數據相近。

經營半世紀分店三萬間

韓錦倫指出,若人體對小麥或乳製品有過敏反應,輕微者會出現輕瀉、皮膚出疹、氣管敏感等情況,但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會導致休克,甚至有可能死亡。「如果你對小麥或奶類有嚴重過敏反應,就算食得好少份量,幾分鐘後就會出現過敏休克,如果唔及時幫佢注射抗敏針,就可能會死亡。」不過,他表示,絕大部份有食物敏感者均只有輕微過敏反應,「而且經過油炸過程處理,會改變當中嘅小麥同奶類嘅成份,減低呢類材料嘅過敏嚴重性。」
麥當勞自一九五五年成立後,透過批出特許經營權,迄今在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及地區,建立超過三萬間分店。麥當勞在港首間分店於七五年在銅鑼灣百德新街開業,現有分店超過二百間,員工逾萬。

麥當勞在全球各地深受歡迎,不少人更視麥當勞快速食品為正餐。司徒世華攝

麥當勞在網頁承認薯條內含有致敏原。

《消費者看法》
劉先生:「去麥當勞食套餐實有薯條,樣樣嘢都有毒,唔驚得咁多,會照樣食。」

鄭小姐:「好少去麥當勞,去親都有食薯條,我自己冇食物敏感,唔會減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