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炒H股金融勝資源

英之見:炒H股金融勝資源

昨日走勢完全出乎意料,以中資金融股的勁勢,已足以否定筆者之前轉淡的看法。現在市場升得快跌得急,氣氛轉變太快,偶爾被殺個措手不及,實在在所難免。
節奏被打亂,最佳做法是定下心神,嘗試找回市場觸覺才再度出擊。炒賣是要預期而不是反應,預期出錯才被迫反應,但勉強入局效果多數欠理想,所以不能心急。
昨天的發展,引證了就算同是中資股,亦會榮辱互見。金融股先行創新高,部份原因可能是市值大、日後勢將染藍,但亦反映了不同行業周期有別。

即使爆煲翻身較易

筆者始終認為,資源股在今年會估值下調,雖然市好水漲船高,不過資源股滯後的表現,多多少少反映了市場的口味。今次盡失先機沒有辦法,下一次出現入市機會,仍是一定優先考慮金融股。
今次中資股狂熱,由金融股作主打,對欠缺紀律的散戶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金融股雖然炒得勁,但估值尚不至於太離譜,正如97年滙控(005)一樣大跌,日後重見天日的速度還是較快,就算中資股他日爆煲,金融股亦是較有條件翻生。
泡沫較細,主要是概念從不性感,炒作不易過火。前晚美股偏弱,主因是科技股偏弱,Google股價回歸較現實的水平,蘋果電腦和ResearchinMotion都分別因為競爭威脅而下滑。這些科技公司盈利升得快,估值在好日子可以十分誇張,可是追趕科技以至市場口味,其實是永遠揮之不去的風險,近期表現,正是很好的例證去說明競爭帶來的麻煩。
金融股也有競爭,但不會有被對手完全技術性擊倒的風險,不是贏家全取的行業,因此作為投資對象是好得多。就算近期有勢熱炒,這個特質也保障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作為投機者,筆者也喜愛蘋果電腦這種股票,升得快跌得急波幅大,正是用來玩期權的恩物。
明白衍生工具的運作,不少東西也可以很有趣。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