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老美管好小日本!」這是北京對付日本的最新——亦最夠霸氣——的招數。以胡錦濤主席為首的中共外事領導小組對中日關係已沒有絲毫幻想;因為今年九月,接替「反華分子」小泉做自民黨總裁與首相的,只會是比小泉更極端的鷹派,如外相麻生或官房長官安培晉三。
林和立
不過,中南海對近年與華盛頓互動的結果比較滿意,認為假如雙方變成「利益相關者」,那就容易說話;包括北京可以在維護兩大國共同利益前提下,敦促白宮把東京的反華及鷹派分子加以約束。
北京當然知道美日近六十年的結盟關係,幾乎牢不可破;尤其是此同盟目標之一正是遏制中國。但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永恒的只有國家或統治集團的利益。從中南海的觀點來看,中國的崛起,和在可見將來的更上一層樓,勢將微妙改變中、美、日三角關係與權力平衡。
這勢頭可以從中、美、台的互動看到端倪。還記得直至九十年代,台北大多數政客都把台灣定位為附屬於老美的「打不沉的航空母艦」,甘當華盛頓圍堵、遏制中國大陸的馬前卒。但隨着中國經濟與軍力的提升,北京打響了「帝國反擊戰」,老美在台灣問題上也得讓北京三分。難怪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內部,曾講過類似「抓台北的捷徑是通過華盛頓」的話。
有力壓住台獨
即是說,不管是李登輝或陳水扁,假如老美不點頭,張牙舞爪地喊台獨也屬徒然。最近阿扁不斷向北京叫陣,聲稱要修憲與廢除國統會,但只博得美國國務院的幾記悶棍。
北京可能因為剛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比以前更財大氣粗;胡總身邊有不少謀士建議:「抓東京的捷徑是通過華盛頓」!此話聽起來有些狂妄,但有一定的邏輯。
不少美國外交官與學者,對過去一年小泉內閣對歷史問題、尤其是靖國神社的「武士道式硬處理」,都看得不是味道。
樂於坐享漁利
從表面看,華盛頓樂於看到亞洲的兩巨無霸繼續交惡,以取漁人之利。但另一方面,老美已把東京作為捍衞與拓展美國在亞太區利益的助手兼打手;假如自民黨的鷹派因為歷史或修改「和平憲法」問題,在亞洲搞得太臭,可能連小日本老闆的利益也會受損。
最近北京傳媒大肆報道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在最近兩次訪問日本與中國時,都主動提到希望盡量改善中日關係。《國際先驅導報》甚至報道佐利克在上月訪日時,曾「敦促日本領導人改善中日關係」,並建議日本當局邀請兩國德高望重的學者,先在非政府層面作調停工作。
胡溫政權之所以寄望於老美,可能因為北京認為較「親中」的佐氏,去年首先提出美、中乃stakeholders——即中方繙譯為「利益相關者」
——的新論調。雖然北京外交圈對此新概念有不同解讀,但主流意見是,連「新美帝」也看到中國不可遏止的崛起;既然早晚中國會有實力和美國平起平坐,不如早點和北京建立「利益相關者夥伴關係」,起碼在個別問題上可以達到雙贏。例如,北京幫助華盛頓管好北韓與伊朗;美國阻止台北搞「法理台獨」,兼且勸勸「小日本老弟」,野蠻外交只會贏來在亞太區的孤立,對日本與美國都沒有好處。
惟美馬首是瞻
當然,以上構思可能源於北京對所謂stakeholders這抽象概念的一廂情願。胡總另外一些智囊已指出,佐利克提出的,不過是美化了的「請君入甕」。佐氏與其他美國高官最近不約而同地,恭請中國履行她作為國際社會一個受尊重的「stakeholders」的責任。例如,北京應該向北韓和其他流氓國家施壓等。但關鍵是,這個國際社會是建構於美國的規矩與價值觀;換句話說,北京要取得「利益相關者」的好處,得先惟華盛頓馬首是瞻。而老美今天可以叫小泉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稍微收斂,但後天可以部署與日軍在釣魚台旁邊演習!總之,北京日後如何在中、美、日三角關係中博弈,將看到胡溫班子有沒有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