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男同志藉互聯網組織性派對,極速散播愛滋病病毒。衞生署昨首度披露過去兩年共發現二十名男同性戀者個案有關連,相信他們曾參加網上安排的集體性活動。有醫生指若曾參加這些活動的人繼續不安全性行為,屬低感染區的香港恐失守成為愛滋高危城市。 記者:張嘉雯、羅偉光
衞生署昨公布本港去年十至十二月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為八十七宗,愛滋病個案為二十二宗,去年全年共有三百一十三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較○四年二百六十八宗上升一成七,是過去二十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數字。本港八四年錄得首宗感染愛滋病病毒個案,累積至今共有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感染病毒,七百八十二人證實染上愛滋病。
不安全性行為播病毒
香港去年共有二百五十六名男性感染愛滋病病毒,較去年增加五十一人,升幅約兩成半;較○三年大幅上升四成六;與○一年比較,更顯著增加逾六成二。衞生署昨透露○三年十一月至○五年十一月期間,共有二十名感染愛滋病病毒的男性的病毒基因排列類似,顯示他們個案有關連,相信他們有多名性伴侶及曾參加互聯網安排的性活動,病毒由不安全性行為傳播。衞生署指,該二十名男性均經男男性接觸感染病毒,但不允透露年齡。根據資料,○三年十月至去年底,共有一百五十五名男同性戀者感染病毒,即是經集體性活動感染者約佔一成三。
傳染病醫學會會董勞永樂稱,有關數字令人擔心,相信與部份男同性戀者對安全性行為警戒鬆懈有關。他強調參加集體性活動的可能不止這二十人,若當中有人繼續不安全性行為,很可能令病毒廣泛傳播,「香港重係屬低危地區,但若控制唔到,可能會失守。」
性權會主席邵國華認為,衞生署宣布二十人經集體性活動感染的數字不太嚴謹,因為與非網上結識性伴侶的感染個案數字比較,兩者風險可能差不多。
愛滋病基金會高級項目經理李文偉稱,網上組織的性活動只是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不代表其他途徑較安全,最重要是進行安全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