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策裕理:基本因素佳 韓股候低買

晉策裕理:基本因素佳 韓股候低買

當年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經濟曾經歷了長時間的一蹶不振,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龐大的國家負債;第二、過份倚賴出口,情況跟日本相似。
南韓當年的生產,大部份都是靠出口至美國的半導體產品。近年,南韓不但解決了高負債問題,而且經濟更成功轉型而增長迅速,國內需求更達10年間最強,政府最近亦一再調高經濟增長的預測。
南韓股市在2005年節節上揚,KOSPI指數全年狂升近55%,主要是受惠於國家穩定的財政狀況及強勁的內需市場。牛市過後,今年1月中南韓股市開始出現調整,KOSPI指數由上月中的1422點下調至本周一收市時的1321點,跌幅達7.6%,原因是受一些對公司盈利不利的消息影響,例如首爾ShinhanBNPParibas投資信託管理公司基金經理於周一指出,個人電腦需求正呈下降,將對晶片市場構成壓力。消息令全球第2大記憶體晶片公司海力(HynixSemiconductorInc.)的股價下跌3.9%;世界最大記憶體晶片公司三星(SamsungElecronicsCo.)則下跌1.8%。投資者擔心南韓股市會自高位下滑,因而將資金撤走,由上星期初至本周一為止,全球基金經理撤離南韓的資金已達1.659億美元。雖然如此,我們認為當地的基本因素仍然良好,相信這次調整會比較輕微及為時短暫。
正如上文所述,南韓的財政狀況已比2002年舉辦世界盃前大為改善,近年已很少聽聞到當地政府發行債券,相反,政府建立了充裕的儲備(現時南韓政府持有約2170億美元的外滙儲備),再加上外資不斷流入,令南韓圜持續升值,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海外資金被吸引至南韓。

內需強勁帶動增長

內需方面,當地消費者支出在去年12月錄得過去10年來最大的增幅,而且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總值比第3季增長1.7%,是過去兩年最快的增長速度。受惠於10年來最強勁的內需市場,南韓圜隨經濟數據上升,政府亦將2006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調高至5%,是自2002年以來最理想的增長步伐。
其實我們在上周的專欄中已指出,未來資金將進駐亞洲股票市場,而亞債亦因此而被看淡。綜合以上因素,我們看好未來的南韓經濟表現,但我們認為,南韓股市現時的價位比較高,若投資者有興趣,可以考慮待KOSPI指數調整至1300點或以下水平才入市。
順帶一提,讀者可能會發現,現時的中國跟當年的南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最明顯的,是中國現在也十分依賴外資,這些外資(或熱錢)一旦流走,可能會釀成另一次股災,所以中國應向南韓學習如何振興經濟,並建立穩固的內需市場,走出現時的經濟困境。
投資研究部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