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訟者多有精神抑鬱症狀

興訟者多有精神抑鬱症狀

沙士襲港百日,令本港陷入恐慌,不幸感染疫症的市民,仍要面對不同的後遺症。代表今次訴訟原訴人的律師劉嘉華,指各人日常生活吃力,精神抑鬱更是普遍症狀,「但沙士係好複雜嘅個案,會花好長時間。」

其中一人為伊院護士

劉律師是經社區組織協會轉介,處理今次十四宗沙士索償個案,他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說,今次的個案年齡介乎三十至五十歲,只有兩名護士,其餘是清潔工人一類的基層醫護人員,已獲法律援助。據了解,索償的護士之一,是伊院感染控制組護士張伊琪。
劉律師指,原訴人於○三年二至五月感染沙士,部份已恢復工作,但不能做粗重工作,亦有因病退休或仍在病假當中;較嚴重的個案體能極差,行路會氣喘、四肢乏力,要找不同科醫生覆診,日常生活吃力,他們普遍有抑鬱症狀。
原訴人指醫管局疏忽及違反照顧責任,劉律師解釋,醫管局訓練及設施不足,原訴人才感染疫症。惟沙士太複雜,何時審訊難料,索償額亦未計算。
社區組織協會總幹事何喜華則指,由於涉案原訴人年紀較大,收入低,本港法庭賠償準則嚴謹,「估計整體索償金額唔多,未必每人有幾百萬」。
何喜華又指,現時仍有二十至三十宗個案,未獲批法援,大部份為普通病人。

共299港人沙士喪命

沙士一役令本港一千七百五十五人受感染,二百九十九人死亡,其中有如謝婉雯醫生抗炎犧牲的動人故事,○四年有沙士死者遺囑,入稟高院,要求醫管局公開獨立調查報告,展開涉及沙士訴訟的第一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