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付伊朗,部署兩手,先把伊朗問題轉介聯合國安理會,由安理會商討經濟制裁。
伊朗狂人總統情緒亢奮,眼見漫畫血腥風暴,遍地燎原,不知是不是文革當年的毛澤東幽靈上身,覺得「形勢大好,不是小好」,叫嚷一旦聯合國經濟制裁伊朗,馬上掀桌子、換戰衣、全力展開核原料加工,發展核武器。
美國如果會玩謀略,此時反而不必急,以逸待勞,放手先讓伊朗發展核武。伊朗擁核,先威脅反美離心日盛的歐洲,繼而也會向俄國的車臣和大陸的維吾爾「自治區」輸送核武器,美國大可撒手不管,讓伊朗也享受一下擁有核彈的國家平等權利。自己則準備放棄「霸權」,閉關自守,並宣布研製風力和太陽能源成功,十年之後,美國將以另類能源自給自足,剩下的中東油田,任由伊朗擁核武盤踞。
不是反對「美國霸權嗎」?好極了,這樣一來,世界就成為一個中國最期待的「多邊多元社會」。況且美國當了這許多年世界警察,也筋疲力盡,此時大可休養生息,順便修改移民法例,將來一旦伊朗發動東半球的核戰,除英國、丹麥、意大利等盟國外,其他如法國、俄國,還有中國等戰爭難民大批擁來北美,美國一個都不收容,將以武力驅趕之。
美國如果搶先宣布這套「高瞻遠矚」的國策,最先慌了手腳的,自然是聯合國那位黑人太監秘書長安南,屆時安南會受中俄和阿拉伯世界所託,央求美國出兵干預,主持大局。
三催四請之後,布殊再勉為其難,好吧,你們求我當霸主,我就再當一回霸主好了:攻打伊朗,由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加上日本、印度、以及親美的沙地阿拉伯,組成八國聯軍,由英美提供空襲主力,日本負責衞星通訊,法國、俄國、沙地、中國出動陸軍,軍費由八國均分。將來聯軍勝利之後,伊朗油田資源,由八國共同劃分,戰後順便再改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目前的五國擴大為八國,沙地入局。聯合國最高董事局,有了伊斯蘭的和平聲音,就可以重建戰後的世界秩序。
如果其他國家不允此議,八國聯軍組建不成,則美國即可名正言順宣告獨力攻打伊朗,除了英國和以色列,不須其他國家插手,推翻狂人總統之後,伊朗石油資源全歸美國所有。
何必再強出頭,招人妒恨?讓歐美的左派「知識分子」連同中港台一干拾其餘唾的糞青和口口聲聲反對「西方價值觀」的邊緣左仔「學者」、「文化評論家」緊緊地擁抱一個有核彈的伊朗好了。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外圍戰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