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偉航在西港城的「Toohappy雙喜展覽」二月十九日完結。他希望「雙喜」在情人節期間帶給人快樂。 撰文、攝影:冼麗婷
腦裏留着一個記憶畫面:我與小女孩躡手躡腳從古典大客廳外邊走過,總禁不住回望廳中巨大火爐,和那張古老深褐色大梳化。英式擺設美感留在心中,那是七十年代英國洋行大班在中環都爹利街的大宅,現在街上只留下四盞古老煤氣燈、長樓梯、新商廈。
我與女孩是同學,當時只有八歲九歲,她母親是大宅女傭,文靜獨女每次都只邀請我到工人房下午茶。兩小無猜,慈祥中國母親做糕點,我們吃茶做功課度過很多個下午。現在我仍不時想起小女孩白皙標致臉孔、和兩根濃密大辮子,思念一個人,和那段純淨、淡然遠去了的相處。
………………………………
我因為在中環長大,習慣等候快速跳躍心臟城巿傍晚時分的寧靜,在著名商場瀏覽名店。
後來在設計學院畢業,我獲JoyceBoutique聘用為櫥窗設計助理,是JoyceMa(郭志清)妹妹郭志怡的助手。九十年代香港經濟高峯裏的時裝王國,每天都有名媛等候Joyce挑選新貨上架,當時位於中環的店舖,鮮花滿場,為求完美,老闆從來不計成本。
Joyce品味、要求高,對人很隨和,有次開會,她看着我說:「做乜你笑得咁甜?」其實,不知不覺的笑意,一直是我令人開心快樂的標記。
………………………………
十多年前,我在尖沙嘴買了一對年代久遠的雙喜銀戒指,自此對雙喜入迷,雙喜戒指魔力,令人歡喜令人開心,很多收集銀器的朋友想我割愛,一百個人要等待成為雙喜戒指主人,愈是遇到愛惜它的人,我愈不想出賣戒指。曾經忍痛給姊姊作送嫁禮物,最後還是物歸原主,將來我決不會把它當婚戒送給另一半。
「迷戀雙喜」成了生活感覺,有一次,我無意間在上海古玩小店看到一對雙喜玻璃瓶,我相信,喜歡一人一物,就會釋放腦電波,在某個時刻就會遇上心頭愛。愈喜愛雙喜,愈是遇到雙喜舊物,五十年代漱口盅、七十年代水杯、臉盆、暖水瓶、水杯、茶壺、火柴盒、手帕……。
我有時穿雙喜白色運動衣,睡房長期掛着雙喜中國粉紅毛巾,與朋友聊天會放洋燭在雙喜玻璃杯與增加氣氛,可是,灣仔雙喜酒樓改建為雙喜大廈,我始終沒有住進去,我相信,自己還沒有「雙喜」成狂。
………………………………
童年玩伴、中環時裝王國、雙喜舊物,人、事與物都成為記憶了。那種演繹與詮釋的意志是訊息,雙喜展覽,就是希望讓人享受回憶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