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接受程度一直存在爭議,民政事務局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近八成受訪者坦言對與同性戀者做同事、師生、鄰居及朋友皆抱持接受態度;四成人更直言接受家人是同性戀者。調查又發現,三成人認同本港同性戀者在校園、工作及租住樓宇等生活細節上正備受嚴重歧視;逾半贊成政府應為同志提供平等機會保障。 記者:蔡建豪
民政事務局於去年十月委託顧問進行一項名為「市民對同性戀者看法」意見調查,成功以電話問卷訪問了二千零四十名成年市民。結果發現受訪者對同性戀者普遍抱持接受態度,近八成人表示不介意同事、老師、鄰居及朋友是同性戀者;但最難接受家人是同志,有五成一人直言對家人是同性戀者感到難以接受。
生活上備受歧視
近三成受訪者稱,同性戀者的性傾向令他們在生活上備受歧視,學校或僱主或因為同性戀者的性傾向拒絕提供入學或就業機會、業主拒絕出租單位予同性戀者,以及會所拒絕接受同性戀者申請會員資格等情況確實存在。四成人贊成政府立法禁止在僱傭問題上存在性傾向歧視;亦有三成七人贊成立法禁止教育及租賃等服務中,存在對同性戀者的性傾向歧視。但有六成人坦言憂慮立法禁止性傾向歧視,會鼓吹同性戀風氣。
部份關注同志團體昨日出席民政事務局「性傾向論壇」時,坦言對問卷的設計存疑。性權會主席邵國華期望政府在公開調查報告時,清楚向公眾發放受訪者曾否接觸同性戀者等資訊,避免公眾誤解調查背景及結果。
民政事務局署理常任秘書長余志穩強調,調查期望探討公眾對同性戀者看法,稍後將呈交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作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