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生命,理應得到同等的尊重。動物與人類,千萬年來生活在同一天空下,一直相處融洽、相安無事。但在現代化、工業化的衝擊下,雙方竟然被推到敵對的層面,互不相融,情何以堪!
蔡淑梅醫生
沒有共通的語言,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溝通,反而更加簡單直接,少了虛偽和狡詐。人類發明了文字和語言,方便了訊息的交流,亦增加了彼此的猜疑和隔閡。當今之世,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比起人與動物間的互信還要低。
所有動物都有靈性,都可以跟人類交流,問題在於你有沒有對待動物的「同理心」。有人把貓狗當做朋友,有人愛雞雀如命。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十分微妙,不需要說話,一個眼神的接觸,一些身體語言的表示,已經是最真摯、最單純的友誼基礎。
何苦急於追殺家禽
病毒歷史,比起世上任何一種生物都要久遠,它們備受關注,全拜現代醫學科技進步所賜。人類對於病毒的認識愈多,愈是害怕,因為它們是如此原始簡單得無懈可擊,現有的藥物,根本無法對付它們。說禽流感可怕,難道其他病毒會善良一點嗎?任何新的病毒,都有致命的可能,人類跟流感病毒已糾纏了一個世紀,我們仍然是見招拆招,何曾勝過?
任何生命都有病的機會,是天意或是人禍,誰說得準?可以奪命的病源多不勝數,現代化的都市,更是危機四伏,可說是防不勝防。因為對某種病毒的懼怕,而殺絕無辜的生命,實在殘忍!假如真的不幸發生大規模疫症,要把受感染的雞群消滅,自是無可厚非。然而,在現階段便強行硬阻止市民飼養家禽、追殺健康活潑的小雞,始終於理不合。
當局帶頭引起恐慌
專家的話一般人都不敢質疑,但當局現在的做法,不但未能安撫民心,恐怕還會製造更大的恐慌。現在全港市民都聞雀色變,每發現一隻死雀,即如兵臨城下,嚇得人人雞飛狗走、惶惶不可終日。這樣子,市民的健康會得到更佳的保障嗎?
醫學到底是人的科學。病理學和藥物學,都不能離開對人體的實際觀察,才能定論。實驗室內的數據和理論,都是死的學問,非要放諸人體身上,作出驗證,難定效用。單憑專家的推論,便看成是真的一樣,怎不天下大亂?禽流感迫在眉睫,但大規模地殺雞,真是最有效嗎?如果將來出現狗流感、豬流感,是否一樣要殺、殺、殺?提醒市民注意衞生、提高警覺是必須的,但引起無謂的恐慌、加深市民的困擾,就似乎過慮了。動物與人類,終究是友非敵,和諧共處,才是生存之道。
不要再作無謂殺業
我並非病毒專家,當然不敢妄下判斷,只感禽畜亦有生命,濫殺無辜,把沒有生病的雞禽殺絕,到底有違天理,實在於心不忍。連日來,看見不少愛雞者聲淚俱下、苦苦哀求當局網開一面,放過其雞隻一命,我不禁感同身受,難過不已。
想像一下,一個沒有其他動物的世界,會是如何冷漠孤寂?進一步扼殺動物的生存權,最終亦可能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多少顆空虛的心靈,都是藉着各種動物的慰藉,才得以重現生機。不少睿智的人士,都要從動物的身上,才能尋回自己的本性,而這原始的本性,不就是人與動物共有的動物性嗎?
簡單的生命,帶來簡單的愛;簡單的愛,最能充實人類複雜的心靈。我想,人類需要動物多於動物需要人類。在沒有人類的荒野,動物將過得更加快活和自在,但是,人類卻無法完全離開動物而生存。所以,懇請大家不要再作無謂的殺業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