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倫敦辦事,順便看了在皇家藝術館舉行的一個盛大的中國文化展覽《盛世華章》。展覽以清朝全盛時代最強的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為主體,透過當代的文物和藝術品,反映及描述他們如何看統治者的地位和作用,及如何有意識地彰顯皇帝及朝廷的權力和威武。換句話說,展覽的主題,是統治者的統治觀念和工具。這個主題的確有創意,發人深省,不單只是滿足看看龍袍和龍椅的好奇心。
但是,為滿足好奇心而來的人,也必定滿意而去:第一個展覽室就在幽暗的燈光下,掛出了一件件金光燦爛的龍袍,和穿着龍袍端坐的巨幅帝后畫像,一絲不苟地畫出服飾冠帶的每一個細節花紋。這些木無表情的畫像是祭祀所用的,顯示着中國人幾千年來拜祖先的信仰,而服飾的改變──馬蹄袖、袍衩、大反領──同時顯出了朝代改變及滿清的民族來歷。
龍椅和屏風就在下一個展覽室,還有看不清多少巨幅精工畫軸,描繪着朝廷種種盛大活動:國宴、狩獵、朝覲等等,一筆一筆清楚玲瓏畫出一磚一瓦、一兵一卒,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犬馬,巨細無遺。展室另一頭掛着天藍的月白龍袍、祭祀的陶瓷器皿及編鐘石磬。接着就是宗教儀式的各類器具、天文地理學的各式儀器,當然也少不了皇帝的御筆墨寶、文玩,以及豐富的藝術收藏,展示清朝的皇帝着意把握漢人文字和文化,以鞏固清室的統治根基。分開來說,未必每一件展品都值得欣賞(袍服的刺繡除外,我就不大欣賞炫耀排場的宮廷美術),但合起來的確深刻地表現出中國在西元1662至1795年已達致的盛世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