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個高度發展的消費社會,潮流消費品推陳出新,本欄將以解構城中最熱賣消費品為目標,逢周二刊出。
天氣乍暖還寒,流感「殺到埋身」,街頭常可看到戴着口罩的「蒙面俠」,藥房口罩銷量也急升四、五成,其他衞生清潔物品如洗手液也大賣。不過,有傳染病專家提醒市民,不應選購花俏但缺乏多層阻隔的公仔口罩。
洗手液銷量高
「唔該畀幾個口罩我吖。」冠生藥房負責人黃先生說,近日常有顧客來買口罩,部份是自己染上感冒,部份則是為子女選購的家長。藥房顧客譚女士及張小姐均說,雖然就讀幼稚園的子女無恙,但他們在校內的同學陸續染上感冒,為安全起見,惟有多買口罩,讓子女放在書包內,「教佢哋,如果同學仔有感冒,自己都要戴口罩。」
黃先生說,外科用紙口罩每個約售一元至一元五角,部份更提供獨立包裝。「𠵱家又唔係沙士,好少人會用3M嗰種厚嘅口罩。」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方齊然稱,除了口罩外,每支售十多至二十元的洗手液,自沙士疫症後銷量持續偏高,而製造商也推出更多款式,如奇異果味、西柚味等,「多咗好多人嚟買感冒藥,尤其係農曆年後嗰幾日,一日成幾十人嚟㗎。」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說,春季是本地流感高峯期,農曆年時很多人放假或外遊,現已回港上班上學,人與人接觸的機會增加,流感相繼爆發,而口罩是最佳防護傳染病的工具,無論患者或接近患者,均應戴上。對於坊間有售印上公仔圖案的布口罩,他說口罩需備有三層阻隔,才可防止細菌傳染,而鼻頭位置的鐵絲則可穩定口罩,並需用完即棄。他又說,常洗手是防感冒的最佳辦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