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走勢轉壞 反手造淡

英之見:走勢轉壞 反手造淡

嚴格而言,港股昨日走勢已不算差,長和系帶動下跌,恒指仍有15300是帶點意外,雖然有應跌不跌的味道,不過短期後市應繼續向淡,恒指估計向15000點進發,H股指數目標6000點。
東亞(023)拉開業績期序幕,本身甚勁,對市場氣氛卻沒有太大幫助。筆者認為今次只是個別例子,業績期進入高潮的時候,大市會有下調壓力,始終股價已走得太快。長和系未必太淡,但正如早前的預測,中移動(941)才是潛伏的跌市火車頭。經過昨天低收之後,恒指日線圖走勢已轉劣,入市策略改以造淡為主。
國企走勢相對好,可是加入染藍概念,走勢也不外如是,就算中長線看好,亦值得先行減持,保持作戰的彈性。假如市況一如預期繼續向下走,國企也不易獨善其身。
短期難再有更好的消息,是部份撤退的理由,可能是早了一點。不過筆者認為其他金融市場的走勢可作參考,商品價格連環急挫,日韓股市和高峯比已低了一大截,這些市場亦都曾經氣勢如虹,當時牛氣和港股相比,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調整可以突然而來,殺好友措手不及。前車可鑑,當動力減弱,有些見頂徵兆,還是穩陣計先行酌量減持,這個世界現在四處碰口碰面都是對沖基金,熱錢來去如風,一旦真的轉勢,下跌速度會頗快,因此寧願少賺,也要穩打穩紮。市況今時不同往日,調整不會慢慢來,在好日子已要行動。

追國企不如炒商品期貨

而且入市講求值博率,再追國企,倒不如趁低吸納已先行調整的商品期貨,概念同樣是看中國經濟增長,大跌之後未必算便宜,但現階段更多中資股是「肯定」不便宜,防守性更差。何況炒的都是資金流向,商品期貨牽涉的人為因素,例如公司管治之類的問題較少,相對一定較容易吸引資金。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筆者認為現階段國企股吸引力普通而已。股市只是眾多金融市場之一,金融走勢關係愈趨複雜,熟悉不同市場已有必要。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