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的競爭,內地城市的崛起,香港應怎樣對應呢?筆者有以下愚見:
1.不鬥「平」,要鬥「正」
在價值上競爭,而不是在成本上競爭!成本競爭是有極限的,壓縮到一個地步,往往犧牲產品特色及長線投資的需要,價值競爭卻是無止境的。作為香港人,大家都心照不宣。同樣是T恤,在佐記賣幾十元一件,在名店卻賣上幾百元甚至過千一件;把成本再減一半,可能省十元八塊,但加點設計和形象,卻可能將賣價翻一番。價值競爭的核心在於那不可見的東西(Intangibles)──就是市場、創意、服務與品牌。
2.發揮「特」的價值
要成功落實「背靠內地,面向世界」的發展策略,關鍵是我們能否抓緊相對優勢,保持作為內地與世界之間的橋樑角色。我們要比內地更能掌握世界的市場與法則,為內地與世界接軌發揮作用;我們也要比外資更了解內地,為外資企業走入內地市場,提供價值。香港是中國的特區,除澳門外,獨一無二,所有對手無法模仿。
3.以人為本
內地城市與香港競爭有三個層面──硬件、軟件、人才。「硬件」是指基建設施,所需的是資金與技術,對內地城市而言,這些他們都不缺。「軟件」是指法規與制度,在積極開放和改革下,很多外邊的經驗都可以借用,巨人肩膀上的小孩可比巨人高。「人」才是最關鍵的相對優勢,不單是指技術層面,更是深層的價值觀,沒有良好的人才,硬件和軟件都是白費。人的素質是多年成長和教育塑造出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這也是我們必須抓緊的成功要素。
方瑞文
工程師
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