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盡職審查缺失 處理個案鼓勵和解<br>證監調查5保薦人

涉盡職審查缺失 處理個案鼓勵和解
證監調查5保薦人

證監會主席韋奕禮透露,正調查5宗關於保薦人在盡職審查方面出現缺失的個案,當中主要涉及保薦人負責新股上市的盡職審查有不足之處。他表示,會與港交所(388)合作,務求聯手完成有關調查,預計大部份可於今年內完成。

【本報訊】韋奕禮昨日在證監會年結記者會上表示,會繼續鼓勵以和解方式解決更多紀律處分個案,因為可加快完成紀律程序,令個案較快獲得處理,不用拖延經年。不過,他強調,只會在符合公眾利益的情況下,才會採用和解方式。

強調不濫用和解

對於上述5宗有關保薦人的個案,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李顯能表示,現階段難以確定是否會以和解方式處理,因為當中涉及不同情況,「而且跳探戈也需要雙方配合」。不過他指出,部份個案有可能會和解,部份會直接採取紀律行動。
證監近年以和解方式,處理兩宗涉及保薦人違規個案,其中最矚目是去年1月公布,與涉嫌以虛假帳目上市的歐亞農業的上市保薦人工商東亞融資,達成和解協議,工商東亞同意支付3000萬元而免除承擔任何責任。

違規個案增加

另外,04年12月證監指東英亞洲為一家公司申請創業板上市擔任保薦人時,向港交所隱瞞重要資料,最後與東英亞洲及其主管梁展勝達成和解協議,東英同意在5個月內不擔任主板保薦人,梁展勝也自願停止保薦人工作9個月,證監則同意不再採取進一步紀律行動。
據證監資料,去年檢控市場操縱、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的個案增加,05年4至12月達19宗,較04至05年度全年的16宗為多。韋奕禮指出,市場違規個案增加,與該會加強執法有關,他認為,市場性質未有轉變。
對於今年的執法工作,韋奕禮表示,今年度首9個月(05年4至12月)證監有16宗與上市公司有關的違規個案,尚未完成調查,主要涉及內幕交易及股價操控;另有115宗尚在處理的紀律處分個案。此外,又針對2家商號及10名人士不當售賣投資產品手法的個案,其中有數宗可於年內完成。他指出,特別關注到有槓桿成份的產品,因為槓桿作用可以將低風險的相關產品變成高風險的產品,但投資者可能不了解箇中風險,誤以為是低風險產品。

窩輪違規調查未完成

有關窩輪的違規個案,李顯能稱仍在積極調查中,並已有進展,相信最快可於9個月後完成首宗個案。至於較早前證監有關監管窩輪的諮詢已於1月底結束,韋奕禮指出,仍在收集意見,未有初步結論,但相信本季內可完成總結。
對於上月恒基發展(097)私有化失敗,被指有股東借貨投票,以及利用T+2制度在沽貨後,同時仍擁有投票權,韋奕禮表示,目前國際慣例,即使投資者借貨仍有投票權,當中並無漏洞,但證監會研究有關問題。至於T+2沽貨後涉及投票的問題,他指,理論上沽貨後不應擁有投票權,故證監也會研究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