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張德江給胡溫出難題

盡論中國:張德江給胡溫出難題

從打壓敢言報章《南方都市報》,到汕尾武警開槍鎮壓示威村民,再到連南騷亂,廣東的醜聞連連震撼海內外,也撼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的地位。
自去年底以來,「驅張」與「保張」的輿論頻現海外傳媒,主政廣東逾三年的「南天王」張德江,給推行新政的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總理溫家寶所出的難題,已不再只是廣東的社會和經濟問題,更有在「驅張」、「保張」問題上引發的政制問題。

「驅張」「保張」輿論鬥法

「驅張」說源自美國《多維月刊》及本港一些報刊、網絡,是借用了一九二○年前後湖南的「驅張運動」。當時,湖南民間群起驅逐軍閥張敬堯,推動建立民主政制,中共第一代領袖毛澤東亦藉此建立名望。不少傳媒都將張德江主政廣東的劣迹,與張敬堯相提並論,甚至指摘汕尾血腥鎮壓事件,是連張敬堯也不敢做的事。
「驅張」派指張德江在中央政治局的檢討未能過關,仕途亮起紅燈;但來自本港三家報章的「保張」說,則聲稱胡、溫對張德江的政績頗為嘉許,另有傳聞指張德江在明年的中共十七大還能更上層樓,躋身政治局常委。
表面上看,胡溫有足夠的動機「驅張」──推倒江澤民的親信張德江,無論出於從胡、江爭權,還是出於籠絡民心、推動新政,都有其需要。但是,胡溫受制於中共政制及江派力量,未必可以開借重民間力量、海外輿論打倒高官的先河。

江派掣肘 刑不上諸侯

其一,胡溫主政後,曾借助民間及輿論力量,廢除收容法、公開沙士疫情,但是在廢除勞教及公開禽流感疫情方面,胡溫顯然在走回頭路,有退無進。
其二,「驅張」、「保張」兩派基本上是靠海外傳媒鬥法,內地民間的呼聲並不強烈。未出現內地學者公開呼應的訊息前,「驅張」顯然時機未到。
其三,江澤民派系仍有力量掣肘胡、溫。君不見,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也是異動傳聞已久,但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近期更靜悄悄。
張德江引發的海外傳媒鬥法,令胡溫左右為難,凸顯其刑不上諸侯的困境,如能將張德江明升暗降已是較好的選擇。一旦張德江幸運地進入中共十七大政治局常委的名單,則政壇可以向胡溫說Bye-bye了。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