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提及跌市可留意認沽期權,但礙於篇幅所限,未能跟大家指出買入時要注意的地方。目前指數期權的買賣差價較闊,有時候有5至10點子的差距,如果是較遠期的期權,差價會更闊,所以入市時間若不對,同樣會蝕章。
另外,投資者會傾向買賣即月期權,原因是成交較多,但由於只有1個月的時間限制,期權時間值會萎縮較快,因此買即月期權,時間性的掌握較認沽輪更為重要,如果中線看淡港股而又想作「買定來等」的部署策略,可能遠期認沽輪會較合適。
事實上,以短線的走勢分析,港股的確有跌不下之勢,只是日股的表現令人失望,因此拖累港股無力重上15500水平。但如果投資者有留意,恒指已連續3日在15320至15350點之間獲得支持,加上歐美股市表現明顯轉強,與此同時,東亞銀行(023)業績十分理想,對藍籌股可帶來穩定的作用,在這些因素支持下,就算恒指繼續受日股波動的拖累而無力突破15600點關口,但相信跌穿15300點的機會亦不會太大。
中銀香港是首選
談回東亞銀行的業績,集團去年多賺17%,較市場預期為佳,末期息亦由0.8元增加至0.93元。受到業績及派息理想的消息刺激,東亞的股價上周五顯著造好,上升超過2%,帶動滙控(005)的股價亦曾高見128.70元。當然,東亞業績理想,並不代表滙控的業績表現亦同樣理想,因為滙控的業務較為國際化,尤其是美國的樓市是否已步入調整期,會否影響滙控美國業務的表現,仍是未知之數,所以投資者不應將東亞的業績與滙控直接比較。
不過,無可否認,由於東亞的業績高於投資者估計,這將利好銀行股整體的表現,而滙控的股價亦可望受惠,但如投資者真的因為東亞業績而追捧銀行類股份,則中銀香港(2388)應該是首選。事實上,作為其中一間最多存戶的本地銀行,中銀香港的淨利息收入應該較東亞為佳,加上集團發展之非利息收入業務如證券業務表現不錯,故相信中銀香港的業績應會如東亞般,有出乎意料的表現。
技術走勢分析,中銀香港已重上50日平均線(約15.10元),如能進一步突破10日平均線(約15.25元),則可望再度上試16元的關口。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