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海外刷卡,信用卡中心竟通知,「海外」假卡受害客戶名單上,有我的名字。需即時停用,補領新卡。資料如何外洩?疑點重重。
我與一干使用該銀行信用卡的朋友交換意見,分享經驗:——
(一)原來很多人甚少每月check單(包括本人)。收到帳單後,數目大一點,不在意。如果有人盜用,只消「慢火煎魚」式,每月超額數目漸增,便可長用長有。已有朋友發現可疑支出。
(二)數目較大的簽帳,卡中心未必每回都即時查問,所以過骨。
(三)有人被追一筆卡數,在美國刷的卡。得提出已回港,有「不在場」證明才無事,若是香港受害,比較麻煩。
(四)銀行內部出問題,在市面使用亦「草木皆賊」,信用卡客戶資料並不保險。不知解決方法?難道每隔不久更換新卡?
各位如有這方面的訊息,請告知傳媒跟進,讓其他人提高警覺。電子貨幣之發明,原意是方便又環保,造福人群,但亦成為罪惡的招引。
世無淨土,亦無安全感,受害者眾,最後回歸原始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