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逢周末,超級巿場的促銷廣告鋪天蓋地,強調特價貨品都是「至抵價」、「平通街」,但有學者及消費者委員會指出,「至抵」並不代表「至低」;「平通街」也並非「平通全港」,特別是一些洗頭水等個人護理貨品,未減價前固然較藥房貴一、兩成,就算減價也可能貴過藥房。 記者:蔡朗清、黃慧珊
記者在上星期五巡視百佳、惠康及華潤萬家三間連鎖超級巿場,將減價促銷的個人護理用品的價錢,與一般藥房的同類型產品如沐浴露、洗髮露等作一比較(見表)。巡查後發現,三間超巿所定的促銷價幾乎一樣,但售價均高於藥房的價錢,當中飄柔洗髮露一公升裝,百佳所謂「至抵」價及惠康的「平通街」價同是六十九元九角,較藥房高出兩成一;華潤萬家的促銷價為六十五元九角,也較藥房貴約一成七。
另外,記者前日巡查元朗鳳翔路百佳店,店內標榜「至抵價」的滴潔(AXION)五百毫升裝洗潔精,售價十二元九角,較毗鄰藥房出售的同款洗潔精貴了三元;十卷裝「皇牌潔柔」至抵價為二十六元九角,也較該藥房貴四元九角。
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方齊然稱,在藥房銷售的個人護理產品整體較超巿出售的便宜,平日超巿未有促銷減價,藥房的貨品可較超巿便宜一、兩成;就算超巿周末時促銷減價,售價也高於藥房。
藥房寧少賺搶生意
方齊然指出,近年藥房受超巿減價影響,艱苦經營,令藥房出售個人護理品的市場佔有率,由過去與超巿的六、四之比,降至四、六之比,「超巿做法係每次促銷減價個人護理品後,向供應商收番所謂宣傳促銷費填補減價的差額;𠵱家供應商都唔想超巿壯大,超巿促銷期間一樣畀啲平貨藥房。我哋寧願冇乜錢賺,都要搶番啲街坊生意。」
中文大學巿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表示,消費者不要盲目相信超巿逢周末大賣廣告,以「至抵價」、「平通街」口號促銷至抵至平,「啲宣傳廣告話最抵價、平通街,只不過係比原價抵、原價平,而唔係一定『至低』嘅價。」
不要盲目相信廣告
冼日明強調,以他親身巡視超巿及藥房的經驗,個人護理物品價格如洗頭水、沐浴露等,超巿儘管減價促銷,也不夠藥房的便宜;若超巿沒有減價,該等個人護理物品的價錢較藥房高出兩、三成,「所以消費者唔好信晒啲廣告,要多啲格價化算啲。」
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指,去年五月中消委會進行一項超巿個人護理用品的價格調查,超巿的整體售價較藥房價錢為高;建議消費者多格價比較。
星期一至五見報
超級市場已成為市民日常消費購物必到之處,但當你把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放入購物車前,有沒有看清楚產品是否已經過期?有否比較它們的價格是否最抵最平?今起逢周一至周五,我們將出動超市特攻隊,偵查各大超市的最新情報,務求讓你做個精明的超市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