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生意:木頭家具店創意設計待發圍

一盤生意:木頭家具店創意設計待發圍

何慧慧和劉樹其夫妻檔創業的經驗不只一次,最先在九龍灣工廠區開果汁店,一做三年,之後轉做文具雜貨,經營七年後轉戰家具業,於04年8月在灣仔開設「木頭店」賣木製家具,他們指每次創業都是全新的經驗,難處各有不同,但成功因素一樣,就是有特色、有賣點。
在香港買木製家具不難,木頭店的突圍之法,賣點在家具設計,不少創意設計都出自「半途出家」的新手劉樹其,材料則來自內地被棄置的木材,不少是由舊房屋拆卸得來的舊木。
這盤生意的構思無心插柳,何慧慧說:「去年因為搬家而四出看家具,有次在報章看到內地一間家具廠的廣告,價錢平宜,北上看後亦覺合意,回程時即構思從內地入貨賣家具的可行性。」

爆裂書架嚇壞工匠

開業至今年多,木頭店已累積了熟客,主要針對家居面積達800至千多呎的中產人士,因他們的家居有足夠空間擺放其家具。店內除現賣產品,客人亦可修改設計度身訂製。產品由百多元一張小木櫈到數萬元的大件家具俱備,店內產品多為3千至7千元的擺設。
產品可分兩大類,一是簡單的標準化產品;一是大膽的創意設計。後者全由男店主天馬行空創作,由於本身並無任何設計相關知識,他的第一件產品──「爆裂書架」,由構思到完成足足約一年,再花一年熟用專業電腦軟件Autocad繪圖,及生產一定數量產品後,才落實開店。
何慧慧指「爆裂書架」的設計草圖經多次修改,木匠看了圖樣也吃一驚,要多費唇舌解說及游說才肯造,她說:「很多東西都要試,包括摸索各個木匠的能力和風格。」

目的開拓出口渠道

劉樹其認為單靠一間供應商風險太大,故多番失敗與嘗試後,終於找定兩間內地廠房的木匠,現在雙方合作無間,「一間是精於工整設計的標準化產品,一間則帶有藝術家風格,對我們設計的要求都能掌握得很準。」
在內地生產,最令人擔憂的是抄襲,何慧慧表示亦有遇到這問題,「那次在廠見到他們造了一個跟我們設計一式一樣的書架,即要求廠方當場把它砸爛,明白告訴他們不可抄襲。」她表示並未訂立合約約束對方,「我們有不少定單,他們不想得失我們便沒有再抄襲了。」
比較二人賣果汁及文具的經驗,劉樹其和何慧慧均指家具生意因為有自己設計及供客戶訂做,所以「困身」得多。要贏得顧客口碑亦需花上較長時間,毛利亦不及前兩者,現階段首重吸引客戶,並從中吸收市場反應,所以毛利不超過零售價一半。
劉樹其深信這門生意有潛力,「我們將目標放遠,遲些希望參加行內展覽,開拓出口生意發圍。」
記者:葉敏儀

木頭店因店面有限而家具陳設頗佔空間,所以店主考慮遷至廠廈繼續經營,目標則是開拓出口業務。

「爆裂書架」(小)售3280元,他們向木匠費了不少唇舌解說設計圖及游說對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