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看中國:強大中國立於脆弱農村

西人看中國:強大中國立於脆弱農村

中國經濟近年高速增長,但同時伴隨着嚴重的社會和環境污染問題。曾在中國居住二十年、對中國農村問題素有研究的美國莎拉勞倫斯學院地理及亞洲研究教授穆達聞(JoshuaMuldavin)指出:「中國的繁榮是建立在環境和社會的衰退上,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因此,中國可能是世界最重要強國,但其基礎是脆弱的。」
穆達聞年輕時曾在中國偏遠地區生活多年,並經歷農村改革的變化。他日前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中國自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形成了一億五千萬人的中產階級和勢力強大的上層社會,但是還有八億農民生活在窮鄉僻壤,其中四億農民的收入日益減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

雙面中國發財又窮困

他又認為,目前存在着兩個截然不同的中國:「一個是世界所羨慕佩服的中國,另一個是被世界所遺忘的中國;一個是投資者和有意在中國發財者的中國,另一個是窮鄉僻壤的中國。改革開放最初為貧困農村增加了收入,但隨之而來的一堆問題卻使發展停滯不前,生產減少,農民生活不保。」

環境問題阻超級強國

穆達聞又提到自己在中國目睹的環境問題,包括水污染、土壤流失、農民大量使用農藥等,這些將影響中國成為超級強國的能力。此外,為了讓路予城巿和基礎設施建設,大量農田成為犧牲品,農民土地流失的問題已成為中國政府的計時炸彈,也削弱政府的管治合法性。
「美國之音」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