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年輕人,十居其九擁有手機,除了自己買,也有父母為了能隨時找到自己的子女而花錢買給他們的。
近來,外國學者做了研究,指年輕人越來越依賴手機,部份甚至到了「如果沒有手機就不知如何生活下去」的境地。香港走在全球電訊最前線,我們的年輕人也以擁有最新款的手機為榮。
長期打手機到底會有什麼後遺症,這點留待科學家去研究,但是學生上堂不再傳紙條而是互傳SMS則是肯定的事實。公共交通工具上時時可見拿手機打遊戲的小孩,閉鎖在個人世界裏;與父母的關係也建立在電話通訊之上,缺乏面對面的交流。人類是會發明工具的動物,亦是會被自己的發明物推上不歸路的動物。第一種工具有毛病,我們不會放棄,只會發明另一種新的工具去改善,但新的工具又會出毛病,如是者,問題幾何級數地衍生出來。
記得有齣叫《鈕釦戰爭》的電影,描寫一個小鎮的兩幫小孩,玩打仗時勝利的一方會把俘虜身上的鈕釦全部割掉,讓他拉着全身的衣服跑回家去。事態以惡性循環發展着,最後哩,兩幫小孩索性脫掉身上所有衣服,來一場大水戰。
至於為了解決手機問題會發明什麼新東西出來呢?也許是不用拿在手裏打的電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