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澳洲專訊】在05年結束前,標榜讓退休人士把物業套現的MoneyForLiving爆煲,約70名退休人士集體入稟維多利亞省高等法院,控告建議他們把物業售予MoneyForLiving的律師疏忽,未有說明該計劃的風險,令他們蒙受損失。
退休一族不少擁有已經供滿的自住物業,且物業已升值不少,他們普遍不想作高風險投資,加上手頭現金不太充裕,既想在自己的大屋安享晚年,又想利用自住物業套取現金,MoneyForLiving這個退休人士出售自住物業的計劃便乘時而起。
一年吸引逾百人參與
參與該計劃的人士必須年滿55歲,把物業售給MoneyForLiving後,可以得到一筆過的現金,以後一段時間每月還有固定現金收入。
不過,MoneyForLiving有權把物業轉售予第三者,但會確保計劃參與者可以在該物業終老,有些連差餉和水電費也不用繳交,但買賣雙方並沒有簽訂任何租約。
58歲的Joe把自住56年,價值35萬澳元的物業售予MoneyforLiving,先獲得一筆過8萬澳元現金,隨後20年,每月可以收取650澳元,並可以繼續在物業居住,而且日後所有維修支出,都由MoneyForLiving負責。
MoneyforLiving還聘請了兩位名人作代言人,因此計劃04年推出,短短一年便吸引了117位退休人士把物業售給MoneyForLiving,其中70伙,公司已轉售予其他投資者。
公司欠債宣布破產
去年9月底,該計劃終告「爆煲」,MoneyForLiving欠銀行等債權人約500萬澳元,宣布破產,不少參與計劃人士每月再收不到現金,只是暫時仍可以繼續住在原有物業,雖不至無家可歸,但也令這批長者憂心不已。
該計劃現由接管人(Administrator)暫時接管,希望可以找到投資者入股,或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
更糟糕的是,公司負責人StephenMarkO'Neill被揭發有犯罪紀錄,在01年因提供假文件及盜取另一家公司200萬澳元而被判監,04年7月刑滿,但仍被禁止擔任公司負責人直至09年。不過O'Neil的名字卻不在澳洲證監會的禁制名單上,不排除會有投資者因而向證監會興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