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信貸財務公司積極在港擴張,搶奪銀行信用卡轉期金額市場,金管局透露,截至05年12月底止的過去兩年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無抵押個人貸款(不計信用卡)的市場佔有率,已由25%升至30%。
任總:銀行準備還擊
不過,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認為,隨着銀行可以查詢現有客戶的正面信貸資料,有迹象顯示銀行及較大型的金融機構正準備「還擊」,相信市場增加競爭應可使消費者受惠。
任志剛在其每周專欄《觀點》中指出,由03年8月至05年9月間,信用卡應收帳款由540億元增至590億元,增幅接近10%;其間轉期金額(即信用卡持有人只償還最低還款額),卻由290億元減少至240億元。
與此同時,所有金融機構對個人的「非信用卡貸款」,卻由03年12月的290億元,增加至05年12月的400億元。
任志剛相信,期內大部份的信用卡轉期金額,明顯已被非信用卡貸款所取代,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他說,雖然無法計算消費者實際節省的利息支出,但被非信用卡貸款所取代的信用卡轉期金額非常龐大,並涉及息差顯著(市場相信在6厘至10厘之間),未被取代的信用卡轉期金額平均息率則大致不變,故粗略估計,消費者節省的利息應很可觀。
大新 豐明推低息私貸
另外,大新及豐明銀行昨推出實際年利率低於10厘的私人貸款──「快應錢」免息貸款,每月會收取手續費,實際年利率介乎6.24厘及9.96厘;其中,少於2萬元的小額貸款者利率為9.96厘,較該行現有的「快應錢」分期貸款的15.21厘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