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即是空 - 鍾偉民

瓶即是空 - 鍾偉民

開店,逢星期二放假,本來是小事;但小事,可以讓心情大變。
星期一,想到明天不必到店裏幹活,整天笑瞇瞇;所謂幹活,的確,只是去坐坐,喝喝茶而已;然而,按時去坐坐,喝喝茶,就是幹活了;幹的,是粗活,是細活,不是重點;重點是「按時」;「按時」,就讓人不快活。
星期二放假了,星期三開門營業,精神也特別爽利;乏人光顧,沒問題;你不光顧我,我去光顧人家好了,溜出去看景德鎮陶瓷展,一口氣買了六個大花瓶,着人急送自家店裏,一個個排起來檢閱,當是賞給自己的禮物。星期二放假,讀完一本講《心經》的書,書也叫《心經》,商務印書館出的,編得很好。經文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位作者解釋這句話,說:「明白了這一道理,人就不應當有任何執着的欲念和思想,就好比看電影,你若當真,則替古人落淚,陪角色傷心,時而哭,時而笑,跟着煩惱,跟着歡喜,耗盡了心力,卻依然竹籃打水一場空,若是你明白這只不過是假象,則任憑風吹浪打,隨他演什麼,只是心如止水,平靜如常,什麼也不浪費,包括你的生死……」這個比喻,不好。

看電影,誰不知道情節是假的?即使「真人真事」改編,一改,一編,就什麼都走了樣;演員變成怪獸,不是真的;這怪獸最終讓人消滅,也不是真的。我們「陪角色傷心,時而哭,時而笑,跟着煩惱,跟着歡喜,耗盡了心力」,是因為不這樣,等於跟自己過不去。在戲院裏,如果鄰座有人不斷提醒你:「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你會認為遇上神經佬。看電影,就是要從「假」和「空」之中,找尋樂趣;不投入,就沒有樂趣,就不能說:「值回票價!」其實,好多人都知道「萬法皆空」;我看到你,你不是真的你,你是一個空;你看到我,我也不是真的我,我也是一個空;因為還沒有死,大家只好投入地演活這一趟人生。我抓起一個大花瓶,明白「空即是瓶,瓶即是空」,因緣和合,才偶然無中生有;但我不敢放手,我怕一放手,「空」,就會砸扁自己的腳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