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泰 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理事會成員國二月二日在維也納開會,決定是否將伊朗核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前一天,法、德、英向所有成員國散發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決議草案。美國總統布殊同日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如何因應伊朗核問題通了電話。
過去法、德、英三國擔心美國在伊朗核問題上急躁行事,因而曾在外交上牽制過美國。這次三國急劇轉變態度,與美國同步行動。法國總統希拉克甚至威脅要用核武器對付恐怖主義國家,顯然是對伊朗發出的間接警告,因為伊朗總統艾哈邁德內賈德不久前剛說過,「以色列應該從地圖上被抹掉」。無疑,久拖不決的伊朗核問題即將面臨一個轉捩點,各大國遲早將予以表態。
法德英改變初衷
二月二日,伊朗國防部長瞬即作出回應。他警告說,伊朗「武裝部隊將對任何攻擊伊朗和平核設施的行為作出迅速和決定性的反應」,並稱伊朗空軍具備作出反擊的能力。
伊朗盛產石油並大量外銷,卻聲稱發展核能力是為了尋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顯然不能令人信服。報載,IAEA在一份報告中稱,伊朗獲得了一份「核彈設計圖」,陳述了「如何將裂變鈾澆鑄成金屬」的辦法,「與製造核部件相關」。這可能是促使法、德、英三國改變初衷的原因。
一個國家企圖研製原子彈,必須具備五個條件:一、掌握核反應的理論;二、掌握核燃料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三、擁有製造核武器和進行核試驗的設備;四、獲得足夠的武器級核燃料;五、決心付出必須的財力、物力研製核武器。除了第四條核燃料數量還不夠以外,伊朗具備了所有的條件。
中國不會強出頭
巴基斯坦手上的核彈,同宿敵印度處於核對峙的狀態中,還不能稱為「伊斯蘭核彈」。一旦伊朗擁有了核武器,卻會用於挑戰西方國家的利益,從而名副其實地成為「伊斯蘭核彈」。
另外,美軍遲早要大批撤出中東,屆時伊朗手上的核彈,將成為其以武力支持鄰國伊拉克、亞塞拜疆、土庫曼以及沙地阿拉伯等國國內什葉派的強硬後盾,以及威脅鄰國主權安全的利器。這也就是為甚麼伊朗的鄰國在私底下,都盼望美國着手消除伊朗核能力,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拒絕在伊朗問題提交安理會時,拿起石油武器支持伊朗的緣故。
儘管伊朗出售中國所需石油的百分之十三,還同意讓中國開採伊朗的油田。雖然中國在莫斯科已經私下向美國表態,在西方國家把伊朗問題提交安理會時,不會投票否決,但權衡利弊,中國也不至於硬出頭庇護伊朗。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豈能為了縱容伊朗發展核武器,而與整個西方世界鬧翻?況且,中國也不願意看到伊朗原教旨主義者,掌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最終這些武器或許會流入疆獨分子手中。
有可能發動攻擊
倘若伊朗堅持原先設定的立場,決不妥協,西方國家看來不可避免地會採取軍事行動,一舉摧毀伊朗境內的核設施。以色列已經明確表態,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而以色列的立場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不能不予以考慮的。
即使西方國家患得患失,以色列也會訴諸斷然措施發動攻擊,因為目前以色列所冒的風險,與伊朗有朝一日擁有核武器以後將冒的風險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美以雙方或許會分工合作,各司其事。報載,去年以色列從美國購買了五百多枚GBU(guided-bombunit)鑽地炸彈,適宜於對深埋在地下的加固設施發動攻擊。事件看來可見端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