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一名李姓大學生,在念高中時已常常熬夜,加上有雄性禿頭症的家族病史,十八歲就出現雄性禿頭症症狀,連續三年出現掉頭髮情況,接受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的治療近五個月後,症狀才逐漸改善,但醫生估計還要治療七個月,才有恢復禿髮前的八成原貌。
中央社報道指出,該醫院的育髮科門診昨日舉行記者會,該科主治醫生張祺璋講述多個雄性禿頭症治療成功的案例,其中以二十一歲的李姓患者年紀最輕。
張祺璋說,李姓患者從高中起已有熬夜習慣,經常上網聊天或做功課至凌晨二至三時才就寢,加上他的父親也患有雄性禿頭症,而他於十八歲起就開始甩掉頭髮,去年九月二十四日就診已是雄性禿頭症的第五、六期,情況相當嚴重,並影響其人際關係,顯得十分沒有自信。經接受口服藥物治療,並配合調整作息和改吃較清淡飲食後,如今症狀大有改善,而且有部份禿髮的毛囊長出新髮,療程預計還需持續至今年九月為止,預計可恢復禿髮前的八成原貌。
刺激性食物也是主因
張祺璋強調,熬夜是導致男士出現脫髮現象的主要「元兇」,由於人體雄性荷爾蒙分泌以深夜十一時至翌日凌晨一時最強,因此熬夜就容易引發雄性禿頭症。他分析就診雄性禿頭症病例發現,患者都有熬夜的壞習慣,而且多是喜歡吃油炸或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他又說,隨着年輕人熬夜愈來愈習以為常,雄性禿頭症患者也愈趨年輕化,此病愈年輕接受治療,療效愈好,若禿髮毛囊超過十年就很難再生。此病也會侵襲女士,多數發生於更年期及產前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