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禽流感病毒自九七年以來年年威脅港人,港府一時大舉殺雞、一時強行下令雞農於一個月內大減活雞數目,近日更忽然立例規管散養雞。不少團體及醫生均批評政府無能,沒吸取在八年前本港爆發全球首次禽流感導致六名市民死亡的教訓,「應做唔做」,推行中央屠宰「畏首畏尾」,只懂規管散養雞等「細眉細眼」的工作。 記者:雷子樂
政府昨正式刊憲修訂《公眾衞生規例》,任何人如未經許可散養活家禽可被罰款五萬至十萬元,下周一生效。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近日突加緊對本地雞場限制,要求農場在本月內減少四成活雞,即逾一百萬隻。新界養雞同業會副理事長李良驥表示,減少四成活雞的限期,原定為本年八月,「政府突然要我哋咁快做到,等於強搶農民財產。」他表示業界不排除上街或司法覆核抗議。
「怕得罪既得利益者」
港府打擊禽流感的措施,一直惹各界詬病。執業醫生蔡淑梅批評,「政府應做嘅唔去做,唔應該做嘅就去做」,直指當局在實施中央屠宰上畏首畏尾,只懂去規管後庭家禽等細眉細眼工作。蔡指出,中央屠宰是預防禽流感不可缺的措施,政府卻「怕得罪既得利益者」不敢去面對,反而從旁支去規管散養雞等,更只是當禽流感壓境才實施,反映當局藥石亂投,未必可好好預防禽流感。
港活雞增至300萬隻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憶述,其實政府早於九九年表明有意推行中央屠宰,但礙於業界反對,一直議而不決,但禽流感威脅卻愈迫愈近。
事實上,○三年本港再有人感染H5N1,元朗多個雞場爆發禽流感,政府只為本地農場活雞打疫苗,加設防雀網等,並大幅減少內地活雞輸港。○四年禽流感肆虐東南亞,出現病毒變種「人傳人」恐慌,港府才推出中央屠宰諮詢文件,僅建議先實施分區屠宰,但屠宰場選址至今未有定案。
去年禽流感橫掃歐洲,港府只提出若兩個雞場短時間內爆禽流感即全港殺雞,及緊急立法強制養雞業、活家禽批發和零售商永久結業。但勞永樂指,近年內地供港活雞大減,已令本地農場活雞大增,「九七年本港農場只得一百萬隻活雞,但𠵱家多到成三百萬隻,如果病毒變種,疫苗失效,香港會有好大危機。」
勞永樂強調,最有效防範禽流感辦法是中央屠宰,「最好連屠宰場都唔喺香港,唔好畀香港有一隻活雞」。但他指港府屈於業界壓力,在立法會沒足夠票數,加上市民愛食活雞習慣未改,面對禽流感威脅,最近也只能修例禁私人養雞等「細眉細眼」措施。
改善與內地通報機制
醫學會會長蔡堅指政府立法規管散養雞,有助減少爆發禽流感風險,但不明白政府為何到至今仍不敢推行中央屠宰,「我就唔明佢有乜嘢壓力。」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表示,九七年爆發禽流感與○三年爆發沙士,都暴露了政府部門應變能力不足。他表示港府有需要盡快推行中央屠宰、改善跟內地通報禽流感疫情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