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政府還當立法會是夥伴嗎? - 盧峯

蘋論:政府還當立法會是夥伴嗎? - 盧峯

若果特區政府真的視立法會為施政夥伴,那特區政府的高層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及其他主要官員自然應該樂意到立法會解釋政府的政策、自然應該踴躍到立法會回應議員的意見及訴求。事實卻不是這樣。
立法會成立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小組委員會好不容易花了超過一年時間,召開了二十多次會議,又到西班牙畢爾包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才完成了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就西九龍發展計劃提出多項不同意見;這樣份量十足的報告,理應受到特區政府的重視、理應得到特區政府高層官員的積極回應。只可惜負責西九龍發展計劃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先生只是簡單的以沒有新資料提供為理由就拒絕出席上星期的小組會議及回應報告;而在昨天當立法會全體大會正式就報告作辯論時,許先生更選擇了避席、更選擇了缺席。像這樣的表現、像這樣的態度,怎能顯示政府重視立法會的工作、怎能讓人感到政府真的把立法會當成夥伴呢?
事實上許先生以無法提供更多資料為理由拒絕出席立法會會議是荒謬及沒有說服力的。首先,出席會議的目的是回應立法會小組報告的建議而不是提供甚麼新的資料,只要許先生及他的幕僚仔細看過小組的報告就能夠對報告作直接的回應、就不難點出報告有甚麼不足之處、就不難說明報告的建議跟政府的規劃如何不相容,偏偏許先生卻選擇迴避。難道許先生連報告也沒有仔細看過?難道許先生認為報告太差不值得回應?

而且,重複一貫的政策、重申原來的立場是政府官員的慣技,也是經常出現的情況。不管是在立法會的政策委員會或特首的答問大會上,特首或主要官員經常都只是闡述政府既有的政策,真正提供新資料或新政策方向的反而不多。若果按照許先生、許司長的說法,特首及其他主要官員不是可以隨時因沒有「新料」公布而拒絕出席立法會會議或答問大會嗎?若果特首及主要官員可以隨意選擇不出席立法會會議的話,立法會怎能正常、有效運作呢?
毫無疑問,立法會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小組委員會提出的建議跟政府一直以來的構想、跟政府一直以來的規劃有很大差距,但是議員的不同意見絕不意味他們故意為難政府、絕不意味他們的做法「過晒界」;小組報告反映的是社會不同黨派、不同階層人士對西九計劃的另類看法、另類構想;只要聽聽昨天立法會辯論時議員的發言,就可以清楚知道各主要政黨對政府的西九計劃有這樣那樣的擔憂及顧慮。面對這種強烈的不同意見,特區政府高層該做的是小心聆聽立法會小組提出的意見,盡力回應小組提出的質疑,詳細解釋政府的方案為何較小組的建議更優勝。只有透過認真的對話及溝通、只有透過耐心的解釋,雙方的差距才有可能縮小、雙方的分歧才可能收窄,從而令西九計劃能盡快上馬。偏偏負責計劃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先生卻連直接回應及溝通的工作也不願做、也要迴避。這不是在為西九計劃製造更多障礙、為行政立法關係製造更多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