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須立即求醫<br>坐骨神經痛損下肢會失禁

腰痛須立即求醫
坐骨神經痛損下肢會失禁

【本報訊】腰間的豬腩肉固然可憎,但鏟除贅肉不法,健身時「狂玩」扭腰機或彎腰提啞鈴,隨時傷及腰椎,令椎間盤脫出壓住神經線,造成坐骨神經痛,除了腰部會劇痛不止,臀部、大腿、小腿後方及足部均會受累,嚴重者更會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甚至失去工作能力。有脊醫提醒大家做運動時必須保持姿勢正確,背部按摩無助於根治此症,若經常感到腰痛,即要盡快求醫。 記者:張嘉雯

脊椎的結構細密複雜,腰椎由五節腰椎骨組成,每節腰椎骨之間,有一塊稱為椎間盤的纖維軟墊,用作吸收壓力,保護脊柱,令脊柱有柔軟性;椎骨之間每邊有一個孔叫做椎間孔,讓中樞神經線穿出,控制身體下肢的感覺及活動,如椎間盤脫出或骨刺增生,會引致壓住神經線,患者就會痛苦不堪。

按摩只減輕肌肉痛

脊骨神經科醫生何應輝稱,坐骨神經痛患者主要是三十五歲至五十歲的人士,多是由於受傷或勞損,令軟組織發炎、脊椎狹窄所致;坐和站立的姿勢不正確,也會增加腰部的負荷。此外,長者並會因為關節自然損耗退化,引致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其實做gym都有危險,有啲人因為玩扭腰機或者『烏』低身拎啞鈴,都會傷到條腰,令坐骨神經痛,男士忍耐力通常高啲,痛咗成四、五年都唔睇醫生,嚟到已經要坐輪椅。」何應輝說,有患者會選擇背部按摩減痛,「但係咁樣只係減到肌肉痛,嚿骨凸咗出嚟,唔會按摩整到番入去。」

嚴重需要接受手術

患者會感覺腰部疼痛,伸延到臀部、大腿及小腿後方及足部,彎腰、咳嗽和提取重物都會令病情加劇,躺着時較為舒服,上落樓梯時感到腳部無力,腿部某些肌肉也可能會萎縮;有四分之一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有夜間抽筋的現象,患者甚至可能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何應輝強調,脊骨神經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都會採用脊骨矯正術、紅外線、脊椎牽引、超聲波、干擾波電療法等治療,藉以減輕患者的痛楚和神經受壓迫的情況,患者需要做適當的腰部強化和伸展運動,在搬運過重物件時,必須戴上腰護帶,承托及紓緩腰骨的壓力,情況嚴重時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