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有報道指出,本港一家證券經紀行數周前因為被職員「穿櫃桶底」,涉及金額高達4500萬元,證券行已通知證監會的持牌人保險計劃工作小組,並向保險公司索償,令市場昨揣測多多,有說上述經紀行是凱基證券。
證監會發言人對穿櫃桶受害人是否凱基證券不作評論,凱基營運總監鄺民彬表示,有注意到該報道,同時否認報道不具名的證券行是凱基,說不清楚其所指是誰。
據了解,凱基證券年初曾發生職員行政失誤或存心欺騙導致損失,損失約1000萬元,該職員已沒有上班,凱基已將事件向證監會滙報。
據凱基內部人士指出,年初公司確曾因一職員行政失誤或存心欺騙而損失了約1000萬元,因此已加強內部監控,該職員現已沒有上班,不知是否被捕、離職或在逃。由於事件只涉及公司資金,該職員並沒有挪用客戶款項或股份,故證監會並沒有凍結證券行戶口,不准其進行買賣。
已上報證監 保險小組
持牌人保險計劃前身為經紀忠誠保險計劃,原由聯交所負責,自港交所(388)上市後,03年4月起轉由證監會及一個由業界人士組成的工作小組協助推行,所有在港開業的證券行,必須購買此項保險,以降低從事證券交易時所承受的忠誠風險(例如因僱員盜竊或其他欺詐行為而使客戶資產受損),保險上限及免賠額分別是1500萬元及300萬元。
若一證券行提出索償,保險費總額將提高,其中獲支付申索的證券行,在其後第1至5年內,需繳附加保險費,比率由30%遞降至6%。而其他證券行也要分擔保險費餘下的保費增額。報道又稱,工作小組約於兩至三周前收到證券行出事通知,並正處理事件,該小組將在下周一開會,但未知是否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