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流感權威及世界衞生組織流感聯合研究中心總監韋士伯(RobertGWebster)認為,現時本港爆發禽流感的風險,以從雀鳥傳播或由過境旅客經外地傳入的風險較大,尤其近日本港不斷發現有雀鳥感染禽流感病毒,處理死雀人士風險更高。他呼籲市民不要接觸死鳥,接觸後要洗手、甚至清洗鞋子,他反而不太擔心禽流感會在活雞市場爆發。
內地2%樣本含H5N1
韋士伯與全球多位流感專家,包括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管軼等合作,在內地多個省包括廣東、福建、雲南、湖南、貴州、廣西及本港等收集逾一萬個禽鳥樣本,研究是否帶有禽流感病毒,結果發現約百分之二的樣本帶有H5N1禽流感病毒,而最重要是帶有禽流感樣本的,「全都是健康禽鳥,包括不少是鵝及鴨,也有小量為活雞」。
韋士伯接受訪問時指出,雖然廣東省未有公布爆發,但從這項研究證實禽流感病毒一直存於華南地區,更相信亞洲地區爆發的禽流感病毒也是由華南、甚至是香港地區傳播,他舉例如雲南的禽流感病毒已傳至印尼,而病毒已呈現多個變種,出現四個基因群組,令疫苗研製更困難。
研究中的禽鳥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而沒有死亡,相信與疫苗保護或受到其他品種的禽流感病毒影響有關,但難以估計其傳播病毒的危險性,所以他建議任何地區若為雞隻注射疫苗,必須保留部份沒有注射疫苗的哨兵雞或家禽,確保有病毒入侵時能及早發現。
記者 梁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