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揚在立法會說︰「政府推展西九計劃的政策目標,是發展一個世界級的綜合文娛藝術區,豐富市民的文化藝術生活,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旅遊事業發展。」特區官僚究竟要到甚麼時候才會放棄「假大空」,踏實一點應該做的事?
當年政府將數碼港吹捧上天,結果今天這個水盡鵝飛的空殼究竟為香港貢獻過甚麼?除了附帶的豪宅可能讓少數幸運的投資者發了一筆小橫財,數碼港只不過是一個未能令特區政府清醒的教訓。若官員對「假大空」仍然有遐思,應該找個工作天的下午到數碼港走一趟,在那冷清清廣場大聲朗誦當年甚麼創造就業機會豪情壯語,任何一個知廉恥的人這一刻都會頭皮發麻。數碼港的教訓香港人是歷歷在目,官僚現在硬銷「假大空」的西九龍,將翻版數碼港模式說成世界級的綜合文娛藝術區,不是侮辱香港人的智慧是甚麼?
更根本的問題是,為甚麼香港要以耗費巨額公共資源,去興建一個甚麼文娛藝術區?為了創造就業機會?這種謊話香港人聽得太多。
當年政府亦說興建迪士尼期間會創造成千上萬的建造業職位,但數據卻反映建造業失業情況完全沒有改善,可惜香港人已經白白浪費了上百億的公共資源。我們必須明白,這些資源本來是可以用在教育醫療等長遠項目,現在香港人的血汗錢卻用來補貼跨國財團。
官僚可以找出一個理由說服香港人,為甚麼要以上千億的公共資源來津貼三家入圍財團嗎?從三家入圍財團的反應,政府建議的西九發展模式絕對是一個牟取暴利的黃金機會。就算完全不了解香港地產市場的人都知道,發展商有興趣的只是項目中的商業及住宅部份,至今甚麼文娛藝術區只不過是得到這塊便宜地的手段。試問這種情況下,發展商會有心好好建設經營那個甚麼文娛藝術區嗎?
特區官僚現在慷他人之慨,以香港珍貴的土地資源,換取一個沒有市場價值的文娛藝術區,這樣操守就是強政嗎?反過來說,若官僚辯稱文娛藝術區有它的經濟價值,那事情就更加簡單,政府既然承認官方沒有辦理文娛藝術設施的能力,乾脆將規劃作文娛藝術區的土地拍賣,讓發展商自行建設經營。事實上,政府亦應該擁有的所有表演場地和博物館讓民間去運作,像孫明揚所說︰「引進市場上的資源,原創性及創新概念……切合市民和香港需要。」
若特區官僚明顯是從心底信奉自由市場的一套,事情的發展次序應當是先民營化所有政府擁有的表演場地和博物館,然後再以最直接的方法拍賣文娛藝術區的土地,讓發展商去處理餘下的問題。至於甚麼商業和住宅區,香港早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去拍賣土地,又何必再無中生有來這個西九龍綑綁?
官僚在西九事件上思維邏輯有太多犯駁之處,愈說得多,利益輸送便愈見明顯,特區亦明顯完全離棄小政府原則。所以請官僚不要再將「假大空」和市場拉上關係,免得日後黑狗偷食白狗當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