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六那年,班上一個同學有天問老師,direct和directly二字用法可有啥分別。那洋修士說,一個是形容詞,另一個是助動詞唄。
第二天,這同學把整部磚頭那麼沉的"DictionaryofModernEnglishUsage"扛到教室裏去,說他發現別人另有說法,direct也可以用作助動詞。洋修士把辭典上的解釋看完後,點頭道:"Veryinteresting!"
這種處變不驚的本領,真不由你不佩服。明知學生衝着他要他當眾坍台,倒絲毫不動氣。那兩字的簡單答話,要比direct和directly二字的不同用法更讓我一輩子受用不盡。英國作家ArnoldBennett指出,英式應變的方法是:「不管出了甚麼事,都要當作沒出事。」洋修士出了錯,不當作回事,也就不致大出洋相。
LynneTruss在《TalktotheHand》她的新書裏引證了這種有事當沒事的傳統英式處世態度,真夠意思。這跟美國人把蒼蠅當作轟炸機小題大作的處事方式,相差實在十萬八千里。
那天在一個士多,眼見一個女人偷了包花生米,塞在袋子裏想溜出門外,卻讓老闆喊住:「太太,你還有一包花生米是不是算漏了?」他用最簡潔的英式方法,處理了一樁中式高買,的確稱得上very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