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改革快出台

成品油改革快出台

【本報訊】《廿一世紀經濟報道》昨日引述政府部門消息表示,內地可能於下月人大政協兩會之後,公布成品油定價新方案。新方案主要將進口國際原油的到岸平均價,折算成內地成品油價,即是將原油成本與成品油售價掛鈎,改善煉油廠現時因為成品油價升幅追不上原油漲幅,因而導致虧損的情況。

將與國際原油價掛鈎

該報引述消息透露,新的成品油價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發改委將會聽取各方意見,經修訂後才出台。新方案最大的改變是,將來成品油定價不再與國際成品油價掛鈎,改用國際原油價格作為基礎。
而且,發改委計算的成品油零售基準價,將會參考美國石油工業基準原油價(WTI),若每桶油價介乎18至50美元,內地成品油將與國際油價同步調整,超出該範圍就參照另一套方法適度調整。
按2000年開始實行至今的規定,內地每月成品油價,以上月紐約、新加坡及鹿特丹3個市場的一籃子價格加權平均價為定價基礎,加上關稅及流通費等雜費,成為發改委制訂成品油零售價的基準。不過,隨着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即使發改委去年5度加價,內地成品價依然較國際水平低30%。

煉油企業經營壓力減

中石化(386)的進口原油比例高達70%,自然首當其衝,該公司去年上半年的煉油業務,錄得經營虧損13億元(人民幣,下同),下半年情況惡化,單是第三季的經營虧損便達66.3億元。為了作出彌補,財政部去年底便給予中石化集團一次性補償100億元。
中石化高層當時強調,財政部給予一次性補償不會阻慢成品油價改革的步伐,市場人士亦估計,內地將於今年上半年,公布成品油價改革方案,以紓緩中石化等煉油企業的經營壓力。
不過,新方案可能令內地成品油價一下子大幅上升,或對內地其他行業構成影響。業內人士估計,以現時國際油價計算,採用新制後,每噸汽油及柴油價可能分別大升1400及2000元。
中石化昨日收報4.75元,升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