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政治化妝師」作用有限 - 盧峯

蘋論:「政治化妝師」作用有限 - 盧峯

特區政府昨天正式宣布任命資深傳媒人及公關顧問何安達先生出任新聞統籌專員,負責制訂政府的公關策略及協調政府重大政策及計劃出台的時間表。
從何先生的經驗及負責的工作來看,他的角色大概就是特首的首席政治化妝師,負責為特首「塗脂抹粉」,讓他能以最佳形象、最佳狀態面向公眾。何先生能否有效發揮政治化妝師的作用、能否令特首的形象顯得更高大、更英明神武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才能知道,但若果特首曾蔭權先生還是對政改方案被否決耿耿於懷、還是繼續視立法會為障礙而不是夥伴,那政府跟立法會的角力及內耗只會不斷激化,那政府的甚麼重大計劃及政策也將寸步難行,到時候不管曾特首有多少政治化妝師、不管曾特首臉上的粉有多厚也掩不住蒼白的施政成績。
其實只要看看曾特首前幾天在電台節目的真情表白就知道他對政改方案被泛民主派否決實在無法釋懷;他更因此而表明將放棄繼續充當泛民主派跟中央政府的溝通橋樑、更因此而表明在未來十七個月不再努力改善泛民主派跟中央的關係。可是,泛民主派跟中央政府的隔閡不僅僅是二十多位立法會議員跟中央政府的隔閡,而是不少市民跟中央政府的心結、而是不少市民與中央政府隔閡問題;也是因為這樣的心結、也是因為這樣的隔閡才令香港在很多重大事務、在很多重大政策上包括政制發展、憲制改革、二十三條立法等難有寸進。若果曾特首僅因為一時意氣、一時挫折就放軟手腳,不肯努力協助解開中央與港人的心結、不肯努力促成雙方對話溝通,那各項政制、憲制、法制的難題將繼續原地踏步,不正常以至畸形的政治生態將會持續;在這樣的氣氛下,曾特首能有甚麼成績呢?一個沒有甚麼成績的特首怎可能形象高大、英明神武呢?

此外,政改及普選時間表是大部份市民清楚不過的訴求、是大部份市民長期的訴求,即使○七、○八年的政制方案已成定局,特首依然應該盡力向中央政府反映市民的訴求、盡力向中央政府爭取一個盡快落實雙普選的時間表。偏偏曾特首卻因為一時的挫折、一時的意氣而不肯在這方面繼續努力,甚至不把推動政改視為重要工作。像這樣逆民意而行的做法,不管怎樣塗脂抹粉也是補救不了的。
至於曾特首認為立法會監察政府「過晒界」、把立法會視為政府施政障礙的想法更是要不得、更只會毒化行政立法關係。不管從憲制上、從政治體制的設計來看,監察政府施政、監督政府政策都是立法會的基本責任、都是立法會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涉及公帑的運用、涉及公共資源包括土地的運用方面,立法會議員更不能任由政府獨斷獨行、更不能不盡力監察及提出各種不同的意見。就以西九龍文娛區發展計劃為例,它涉及龐大投資、涉及龐大的公共資源,立法會當然有權參與、立法會當然該監察整個計劃,這怎麼可能是越權或「過晒界」呢?若果曾特首連這樣的監察、連立法會行使正常的監察權也看不過眼,要加以批評及責難,他跟立法會的摩擦只會愈來愈多,行政立法關係只會愈鬧愈僵。這樣下來,特區政府要推動甚麼政策、甚麼法案將會非常困難,曾特首的所謂強政勵治更只會變成像「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那樣的空話。一個只有空話的特首不管怎樣「化妝」、怎樣「打扮」都不可能變得英明神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