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似是而非 本末倒置

國際視野:似是而非 本末倒置

去年底今年初差不多所有分析員都看好全球股市,但經過1月中的震盪後,儘管「1月效應」依然可apply落大部份主要股市身上,可是從市場的表現,不難反映投資者信念有點動搖,故形成好淡爭持局面。
「牛」派認為,在企業盈利平均符合理想和併購活動頻仍,以及預期美利率見頂(歐洲按兵不動、日本未具條件)的情況下,股市應看高一線,何況華爾街大行,以至歐洲部份銀行研究部均預測美國GDP可扭轉去年第4季之頹勢繼續強勁增長,在火車頭的帶動下,全球經濟應可維持增長步伐,何懼之有?
「熊」派則反駁謂,地緣政治形勢緊張,中東局勢極不明朗,美國和委內瑞拉不和,伊斯蘭信徒又怒火中燒,若情況惡化,油價隨時坐火箭,苟如是則不利經濟;還有貴金屬、基本金屬和商品期貨價格屢創高位,美國單位勞工成本急漲,意味通脹這頭「狼」已踢門而入,加息無可避免,無論利率上升或經濟放緩,皆對股市不利,還是避之則吉。

通脹前景還看數據

牛熊兩派各持己見,正如本欄日前所指,上述部份屬「乒乓球拍」理論(兩面都可以用)。按常理,原材料或商品期貨價格上升,顯示經濟好才有如斯需求,企業有錢賺才會增加資本投資,照計股市應該值得憧憬才對。又按常理,如果各類金屬及商品期貨價格之飆升乃「有心人」之傑作,換言之炒味濃郁,那麼Whatgoesupmustcomedown,即不是通脹恐懼帶動,可是有人硬要將各金屬和商品價格(包括油價?)被扯高乃是hedgefor通脹,更一廂情願說加息停不了,難道真有水晶球,知道通脹將急劇惡化乎?如果唔係,豈非本末倒置?等有數據證實先講啦!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