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太保守 怎退休!

曾淵滄專欄:太保守 怎退休!

香港強積金已運作了超過5年,昨日收到積金局的一些資料,才知道全港市民中,只有15%的僱員在強積金的選擇是「增長基金」,餘者則是「保本基金」或其他較保守的基金類別,可見香港人願意冒風險的人只佔人口中的少數。
這種態度是很錯誤的。強積金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如果過於保守,退休時一定不夠養老。所謂保本基金,實際上根本不保本。
為甚麼不保本?原來保本基金的運作方式,是將基金的錢用來買短期債券或存在銀行,然後用所得的利息來炒賣高風險的期權。可是這種炒賣輸光者居多,當銀行利率特別低的時候,所收取的利息接近零,就連投機的本錢也沒有。
不要忘記,強積金信託公司不論有沒有為你賺到錢,亦會每年向你徵收基金管理費,令保本基金更加不保本,很易變成了負回報。

長線股市必上升

過去5年,保本基金每年平均回報不足1%,數十年之後,這每年不足1%的回報又如何足夠養老?
是的,股市有升有跌,這是不少人寧可揀選保本基金的原因,但長期而言,股市是一定向上升的。對於香港很多年紀很輕的人也揀選了保本基金的做法,我感到很驚訝,這是很不智的,也會成為政府日後的一個大負擔──退休的人不夠錢用,最終仍是要由政府供養。因此,積金局必須增加宣傳,讓人人知道保本基金不一定能保本,讓人人明白投資在大藍籌股上,長線回報必定比保本基金強。
根據積金局的資料,雖然股市有升有跌,但增長基金過去5年的回報仍然是最高的,平均每年超過10%。由於強積金得等到65歲才能提取,因此不少人根本不會留意這筆錢,對其回報亦一無所知。對於年輕人來說,強積金是一項長達40多年的投資,恒生指數在過去40年便增長了150倍,若再加上其間的股息收入,增長更超過200倍。如果將錢存放在銀行收息,40年時間,本金又可以增長多少?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