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旅行團洪加達翻車意外慘劇,讓不少人對這個遙遠國度陌生的地名留下一點印象。
行船走馬三分險,自己經常出門,怎會沒有基本心理準備,然而一些情況,例如熟睡中,毫無存在狀態則防不勝防。國內上路,坐長途計程車,對司機不認識例必能不睡最好不睡。洪加達遇難旅行團原定朝尼羅河中游一旁名城樂蜀(Luxor)進發,這是一個十分漂亮的城市,大河對岸沙漠山區有著名King'sValley及Queen'sValley陵墓。小城外圍有聞名於文化世界的古城Karnak遺跡。
歐洲文獻最早記載Karnak時為1589年,一位無名威尼斯人寫下初見古城,看到無數需數人才得以環抱巨柱的驚訝,但這段有關HypostyleHall文字卻遲至1929年才在意大利一所圖書館被發現。此後一百年一般歐洲人只曾遊歷「下埃及」,包括開羅、加薩及亞歷山大等地區,「上埃及」即樂蜀一帶,尤其Karnak再有文字記載遲至1672年。1722年耶穌會教士ClaudeSicard為古城作了學術性研究。至1828年之前,古城成了歐洲盜墓者的樂園。1828年之後,盜墓不絕,但法國考古學家Jean-FrancoisChampollion才證實這是法老王Amun的皇宮。然而西方殖民地盜賊早已將古城能移動的東西偷個清光,甚至著名的「與神溝通石柱」——Obelisk亦被移到歐洲,留下只是幾支破碎不全。
今天埃及一些激進組織專攻外國遊客也非無因,數百年的洗劫,自家寶物榮耀了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等世上最著名的古物地標,難免心理不平衡。
到過Karnak,心裏一直惦念,那種美麗太廣太深,心感而無言。八十年代末第一次來,一般埃及人仍穿飄逸長袍,地方有點髒,坐小馬車到過Karnak卻深深愛上不願離去,行程一再拖延,白天遊過其他景點,黃昏前必定再來。與當地人溝通,知道可走後門進入荷花池部份,在保安人員請遊客離場後,而欣賞SightandSound的夜遊客未入場前,結結實實在沙漠蒼蒼茫茫間好幾天,感受了古城日落的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