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出戰台灣總統,為海外一些反台獨的華人「復國」希望所寄。然而,馬英九即使當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總統,又能有幾多作為?
馬英九接受專訪說:「中國人有一個毛病,所謂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這是人治。不能靠一兩個領袖人物推動所有的工作,應該建立一個制度,讓改革維持下去。」
這是馬英九身為哀兵的心聲。正因為國民黨早已人才凋零,其餘部剩勇,千呼萬喚,方有「小馬哥不出,如蒼生何」之喊。然而,這種期待,置之於兩千年中國黑暗的政治文化觀之,卻必定落空。
中國的政治遺傳基因,就是「人治」,改變了「人治」,即不再是所謂的中國。國民黨如果能建立馬英九所希求的「制度」,一早就成功了。蔣經國逝世之時,國民黨何嘗沒有「制度」?李登輝以副總統身份接掌大權,蔣宋美齡的「太后宮廷派」欲以人治而制之,阻撓李登輝出任國民黨主席。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宋楚瑜忽為忠犬,跳出來護李倒蔣宋,扶持李登輝正主席之位,此即國民黨之「制度」戰勝了人治。
然而接下來如何?李登輝以日本人的智慧,利用中國人的猜忌和自私,時而挑撥,時而拉攏,先後把俞國華、李煥、蔣彥士、林洋港、郝柏村等「人才」一一清洗,最後把黃大洲、許水德之類的庸才催谷上位。先有新黨分裂,後又有宋楚瑜出走,今日新黨卻又報廢,宋楚瑜的親民黨又「唔湯唔水」。內訌火併,國民黨就像後期的太平天國,馬英九成為國民黨的洪仁玕,宋楚瑜明明是韋昌輝,此時卻又粉墨扮演石達開,想回師天京,聲稱助小天王「復國」了,豈不是鬧劇連場?
今日的小馬哥形單影隻,他雖知「中國人有一個毛病」,但恐已無力回天。國民黨只剩一個馬英九,就像一副象棋,民進黨之勢雖亂,尚有許多旗鼓相當的生力軍;國民黨之陣孤,只有馬英九,別無他人。或另有一個王金平,但此君是「小李登輝」,是李登輝布下的一步隔代的妙棋,如謂不信,假以時日再看。
馬英九一無法回到蔣經國晚年時「中華民國」法統的定義狀態,二無復興大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魄力,三缺理論,四少人才。難怪看來看去,這位國民黨主席,愈來愈像香港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太平天國的後主洪仁玕,最後在清兵陷天京後下場淒慘。小馬哥,祝您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