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亂服藥致惡化

消化不良亂服藥致惡化

【本報訊】生活壓力迫人,加上食無定時,不少港人都有消化不良問題。有專家指出,逾半消化不良個案是由腸胃蠕動力不足引起,胡亂服用胃藥,不但沒有治療效果,更可能令病情惡化,增加患上食道炎,甚至食道癌的風險,建議患者盡快求診。
一間藥廠早前訪問了五百名十八至六十四歲人士,發現六成二人在受訪一年內曾有消化不良,其中三成四人自行購買未經醫生處方的藥物,三成七人曾因此求診,一成三人卻置之不理。在曾自行購買成藥的受訪者中,四成六人會選購抗胃酸藥物,兩成一人會購買與消化不良無直接關係的藥物,如止痛或整治腸道的藥物。

腸胃蠕動力不足

嘉諾撒醫院駐院家庭醫生徐家俊表示,消化不良有多個不同成因,包括胃酸過多或過少等,而在他曾接觸的消化不良個案中,逾半是由腸胃蠕動力不足引起。他解釋,腸胃蠕動力不足即食物停留在胃部良久未能排出,引致上腹飽脹及疼痛、胃腸脹氣和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治療方法包括服用可促進胃部蠕動的藥物。腸胃蠕動力不足會「揦住揦住痛」,而胃酸過多則會引致胃部灼熱感覺。
他指出部份患者在未了解病因的情況下,胡亂服用含抗酸劑的胃藥,不但沒有療效,更可能因延誤診治而令病情惡化。腸胃蠕動力不足可能令胃酸,甚至部份食物倒流,長遠增加患上食道炎和食道癌的風險。他憶述一名患者因咽喉至胃部有灼熱感覺求醫,經診斷後證實是因腸胃蠕動力不足以致胃酸倒流,引致食道及喉嚨發炎。此外,長期消化不良症狀更可能是胃潰瘍、胃癌等嚴重疾病的症狀,所以建議市民如有消化不良問題,就應盡快求醫,切勿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