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潘岳復出的三重意義

盡論中國:潘岳復出的三重意義

被「雪藏」近半年的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兼發言人潘岳,昨日復出,立即再刮起環保問責風暴!今次風暴衝擊的重點是化工石化行業,包括查處十個投資約二百九十億元的違規違法項目、督辦十一家受地方政府重點保護的企業,與去年初勒令停建三十個違反環保法規的大型電廠等項目相比,今次的聲勢毫不遜色。

敢言作風刮起問責風暴

現齡四十五歲的潘岳,曾當過兵、做過記者,還任過《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國家體改辦副主任,○三年三月調任環保總局副局長。由於他是中央軍委前副主席劉華清的女婿,因此被視為「太子黨」成員。
潘岳擁有歷史學博士學位,在體改辦、環保局任上著述頗豐,網絡上時有其文章流傳,其中多為針砭時弊及批評利益集團。他曾撰文呼籲利益集團負起社會責任:「我們的企業家應該明白,有財富沒有責任,有資本沒有道德,有地位沒有良知,都是殘缺不全的社會力量,只有財富和社會責任的結合才能把一個賺錢機器變成一個富有影響力的階層,才能夠贏得真正的力量和尊重。」
去年初,潘岳公布違反環保法規的三十個建設項目,並勒令停建這些項目,在海內外引起震撼。但後來有消息稱,由於得罪了利益集團,潘岳失勢了。他上次代表環保總局向新聞界通報環保工作,已是去年八月的事,此後便未在傳媒公開露面。
直到去年十一月,松花江污染事件後,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引咎辭職,由另一副局長主持新聞發布會,外界對潘岳去向愈加關注,「潘岳現象」再引起討論。潘岳敢言敢為、勇於打破中國官場「官官相護」的潛規則,受到讚賞,對於他官星黯淡,多數感到可惜。

代表憲政民主改革力量

如今,潘岳不僅復出,而且再度刮起潘岳式的環保問責風暴,至少有三重意義:對潘岳個人來說,仕途重現光明;對正積極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胡錦濤、溫家寶來說,有為其形象加分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對其他良心未泯的官員來說,潘岳的復出將起到激勵作用。他所代表的是中共黨內、政府內的憲政民主改革力量,這股力量的消漲,對於中國未來經濟和政局的發展能否走向健康的軌道影響至巨。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