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鬥士陳龍生指斥,政府充當環境破壞者的例子罄竹難書,他最不滿當局經常以商業為先,多次將應保護的保育區賣給地產發展商,令天然的歷史遺物買少見少。
是次受害的東平洲海岸公園,為本港第四個海岸公園,位於香港東北水域的大鵬灣,島上的海蝕平台上有兩座約七至八米高、形狀獨特的海蝕柱,另有達五千萬年歷史的槐樹化石,屬於南海地區少見的海岸公園。陳龍生批評政府構思將該島發展成水療中心等,與保育思想背道而馳。
寶地變貨櫃場
除東平洲外,深涌、屯門、元朗等地早已成為政府為求商業價值的犧牲品。「當年深涌本來係一處好好嘅保育區,完全係生態教育嘅教材,但政府明知係咁,都堅持將佢賣畀地產商興建高爾夫球場同俱樂部,令原本嘅溪澗都填成土地。」
他又說,於屯門、元朗一帶應有不少重要的天然資料,惟政府卻將那些地方變成貨櫃場,沒有發掘其保育價值。陳教授慨歎:「如果要保護呢個地方,根本唔應該鼓勵潛水。𠵱家政府成日以經濟掛帥,做官希望喺三幾年有成績畀人睇,但係我哋喺幾百年、幾千年後,呢啲歷史財產無晒,對後人嘅損失重大。」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