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能讓言論自由向暴力低頭 - 盧峯

蘋論:不能讓言論自由向暴力低頭 - 盧峯

宗教是最觸動人心的問題、是最能牽動人們情緒的問題、是最能激發衝突的問題。
為了顯示本身宗教的優越,不同民族曾爆發過長期而激烈的戰爭,一千年前的十字軍東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為了捍衞本身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都會作出難以想像的重大犧牲,以身殉教甚至舉家殉教的事迹在宗教史上可說比比皆是;為了宗教信仰上的執着,不同宗教的信徒都曾犯過令人觸目驚心的罪行,九十年代初前南斯拉夫境內發生的宗教仇殺、種族清洗慘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此所以當丹麥及其他歐洲國家報章刊登了一幅被視為侮辱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後,各地的回教徒立時捲起一片反丹麥、反西方國家的風潮,而且風潮愈演愈烈,有回教徒、有回教國家的民眾襲擊歐洲人、破壞及焚燒丹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大使館或官方機構以宣洩憤怒,更有些人揚言要追殺繪畫有關漫畫的人。
毫無疑問,以任何形式、以任何方法包括漫畫侮辱他人的宗教信仰、侮辱他人的宗教領袖、醜化其他宗教的信徒是不尊重別人、不必要、不應當及錯誤的;被冒犯的宗教信徒是有權用各種和平、非暴力的方法表達他們的不滿、表達他們的怨憤、表達他們的不同觀點的,包括上街抗議示威、包括透過政府的渠道提出交涉、包括向丹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法院提出申訴、包括要求有關報章道歉、包括實行一些商業上的抵制行為如罷買這些國家的貨品或服務等。但是以暴力襲擊、以暴力威嚇作回應,圖迫使有關國家及傳媒屈服卻是不能接受、不能容許的,否則言論自由、創作自由將會土崩瓦解。

應該看到,言論自由是國際人權公約列明的個人基本權利,也是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任何人都不應因為提出了某個意見、某些看法就被暴力襲擊、就被暴力傷害或殺害,不然所謂言論自由只是一句空話、只是一句漂亮的口號,根本無法落實。試想想在暴力的威嚇下、在暴力或追殺的陰影下,誰還敢暢所欲言、誰還能提出不同或另類的意見呢?
此外,甚麼是諷刺、甚麼是侮辱常常是說不清的事,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的人的尺度肯定各有不同,例如在西方國家,拿政治領袖、宗教領袖甚至上帝開玩笑、挖苦的漫畫、電影、電視劇、小說作品可說多不勝數;可在回教國家或一些較傳統的國家則較多採用正面及嚴肅的方法處理宗教問題。這種不同的尺度究竟誰優誰劣當然是爭論不休的問題,但是在一個多元化、一個講求寬容的世界,誰也沒有權把自己偏好的表達方式及尺度強加於他人身上,更不要說用暴力要他人接受了。若果暴力襲擊、暴力威嚇可以成功把人家慣用的表達方式及尺度禁制,那整個世界的表達空間將會大為收窄,所謂多元化、所謂寬容也將名存實亡。
目前最重要的是盡快疏導回教國家民眾及各地回教徒的情緒,防止風波、暴力襲擊繼續升級,例如透過組織和平的抗議行動、例如進行外交交涉及發動回教國家發表聯合譴責聲明都有助宣洩不滿情緒;更重要的是,回教國家的政府及政治領袖不要藉機煽動民眾的反西方情緒以爭取支持,不然情況將可能失控,從而令回教國家跟西方國家、回教民眾跟西方民眾的心結愈結愈深,最終把中東地區、全球局勢帶進更大的動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