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滙價在內地農曆年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再創新高,開市前報出的交易中間價為8.0560兌一美元,升穿8.06關口;全日收市報為8.0555,創滙改以來新高。由於美元滙價在農曆假期間反彈,根據昨日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顯示,1年後人民幣滙價水平,相對現貨折讓幅度收窄至為3480點子,即市場預期1年後,人民幣兌美元會升值至7.7075水平,即較現時升4.32%。
任總恐港元成炒賣工具
與此同時,由於港元資金充裕,市場即使預期美國稍後仍可能加息,港元利率未必會跟隨,港美兩地息差料因而擴闊,令遠期美電折讓價進一步拉闊,昨天曾經一度擴闊至505點子,相對現貨7.7583港元兌一美元而言,市場預期一年後港元會升值至7.7078水平,換言之,市場預期一年後人民幣兌港元接近1算。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人民幣升值的勢頭不太迅速,滙率緩慢轉強對通脹不會構成太大影響,但最令他擔心的,是有市場人士利用港元作為炒賣人民幣升值的投機工具,引發資金流入,令港息「壓得很低」,形成資產價格上升甚至形成資產泡沫的情况,此舉會令通脹加劇,不過他強調目前通脹狀況並未出現問題,若繼續上升則值得關注。
不過,美資的高盛證券昨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該行並不預期港元聯繫滙價會出現改變,也不預期港元兌美元於7.75至7.85之間的兌換保證範圍會出現改變。
美銀料今年升值5%
另一方面,美國銀行預期,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會在今年底時升至7.63水平,即較現價升5.28%。該行駐香港的貨幣策略師指出,如果美元只佔人民幣所參考的一籃子貨幣中較小比重,稍後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幅將會較大。渣打銀行駐上海的經濟師StephenGreen也認為,美元所佔的比重愈小,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幅將會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