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的表現大滑落,最明顯的解釋原因乃太多球員受傷,姚、麥兩人分別受腳趾及背痛等傷患困擾,缺陣十三場或以上;艾士頓,史韋夫及戴歷安達臣等綠葉球員亦不例外,陣容經常需要左縫右補,當非爭取佳績良方。
最近姚明復出,是否意味火箭的戰績會出現大躍進?我認為答案絕非肯定。其實姚、麥都有不俗的表現,兩人得分及籃板數字均勝於上屆,但從上半季的比賽可看出,只要兩者缺一,火箭立即淪為下游球隊;姚明不能獨力撐起全隊,麥基迪雖擁有類似拜恩的爆炸得分能力,不過單獨領軍必成為對方夾擊對象,而且他的背傷屬舊患,隨時可能復發,是一大隱憂。
目前火箭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如何提升輔助型球員的表現及令陣容更年輕。其實上季火箭亦面臨同樣問題,但蘇拿及米克占士令火箭顯得更有活力,減輕姚、麥得分及組織進攻負擔。
艾士頓身繫「復興」重任
今季三位新將的表現均令人失望,艾士頓因為腳傷缺陣近二十場,未入最佳狀態情有可原;他的場內風格其實並不似因「街波」出身而狂野不羈,是除姚、麥健康狀況之外,火箭能否翻身的最大變數。戴歷安達臣近年傷患多,予人正在走下坡的印象,史韋夫表現飄忽,注意力常不集中,兩人均非可靠球員。
在對上三屆,西岸季後賽第八種籽均至少有四十三場勝利,假設以此為目標,火箭需在最後三十六場賽事中獲二十六勝,才有機會搭尾班船;去年金塊的例子,顯出大翻身並非無可能,但火箭有吸引力的交換籌碼不多,難以期待任何猛將空降侯斯頓。除非三位新將表現脫胎換骨,對於火箭的季後賽機會,我不感到樂觀。
張丕德—ESPN籃球評述員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