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巴士錢箱每天都會收集到大量硬幣,但隨着八達通卡日益普及,九巴每日處理的硬幣數量由九十年代高峯時的每日五十噸減少至現時只有十噸。
剛退休的九巴前財政部錢箱保養組襄理余耀漢經歷了巴士錢箱的「最光輝歲月」。他表示,九巴在七十年代中期逐步取消巴士售票員,開始由英國引入第一代錢箱,但英國錢箱較細,高二十吋,很快就爆滿,所以他們自行設計了首批香港製造的錢箱,高達二十七吋。
數錢機已停用
錢箱體積加大了,但出現另一種問題。余耀漢說,長途巴士增加,乘客開始要用紙幣繳付車費,容易堵塞着錢箱的入口,於是他們再改良錢箱設計,擴闊了入口的空間。到了近年,舊式的紅色錢箱又被更美觀的橙色錢箱取代。
點算大量硬幣亦一度是頭痛問題。他表示,為加快數錢效率,他在九五年中自行研製出一座可以同時分類及點算硬幣的「數錢機」,一大桶硬幣只需三分鐘就可以自動數完,最高峯時,亦要十五部機連續運作六小時半才可數完九巴每天收集到的硬幣,但隨着八達通普及,九巴在○二年將數錢工作外判,數錢機亦隨之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