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休了個多月,很高興再有機會在此與讀者見面,分享孩子管教的點滴。新春佳節,筆者先向讀者拜年,祝家長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小朋友學業進步,聽教聽話。
筆者新春時與一些小朋友談天,談到新年的節目時,真有部份答案叫我驚訝:「我今年想買部新機,因此會同媽媽去多些地方拜年,𢭃多些利是賺多啲錢,我今年的目標是𢭃(某個數目)。」
筆者未婚,尚未有資格於新春派利是。雖然深覺派利是可增添新春的喜慶氣氛,但卻一直支持免去這個令小朋友有不勞而獲想法的習俗—除非家長們懂得教導小朋友利是背後的真義,否則,也還是免去的好。
讀者親眼見過太多了,有小朋友視「利是」為新年的代表,是「賺外快」的好機會,訂定好目標在春節賺多少利是錢;在新年時和家長討價還價力爭,𢭃回來的利是和父母的拆帳方式;又有小朋友往長輩處拜年的唯一目的是𢭃那一封利是—𢭃了即時拆開看看面額是多少,大面額的就大聲歡呼、小面額的則發出失望噓聲;更往往以利是內的面額來衡量長輩的人格……等。
利是並非主角
當然,要免去這等習俗絕非易事,那麼家長們可以做的就是教小朋友如何善用這些利是錢。建議可以教小朋友把利是錢收集起來捐出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又或開一個銀行戶口把錢儲起來,不需急於新年使用,可以留待日後再作分配。
新春是一個去舊迎新、合家聯歡的大好時機,大家應趁佳節放下繁忙的工作好好與親友聚首。利是?絕不應該是新年的主角。
柯文滿([email protected])
15年專業教育經驗,近年以營養及飲食顧問身份出版著作,並同時義務為多本育兒雜誌擔任顧問工作。